數字人民幣走進菜場、數字人民幣一分錢乘車、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充電樁、全國首個數字人民幣公積金專窗……在深圳,數字人民幣開始逐漸走進市民的日常生活。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以下簡稱“深圳人民銀行”)獲悉,截至8月末,深圳已正式落地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105萬個,開立數字人民幣錢包2671萬個,累計交易金額達184億元。
全國首次外部可控試點 深圳奠定樣本基礎
2020年10月9日,結合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的促消費政策,深圳開展國內首次數字人民幣外部可控試點活動——“禮享羅湖數字人民幣紅包”,第一次向社會公眾揭開了數字人民幣的“神秘面紗”。此后,數字人民幣紅包模式在國內其他試點城市得到廣泛應用,形成了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的“深圳樣板”,為國內數字人民幣研發試點工作奠定基礎。
據統計,截至2022年8月末,深圳累計開展了6輪大規模數字人民幣促消費活動,投入金額達1.05億元,有效提振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的線下消費。不僅如此,羅湖區、福田區、龍華區、南山區、前海管理局創新開展了使用數字人民幣發放專項資金的試點工作,累計向2422家小微企業發放資金6.16億元,提高了財政資金流轉效率,降低支付成本,有效助力了政府穩企紓困政策的實施。
與此同時,深圳持續探索數字人民幣應用模式創新,先后開展“數字人民幣一分錢乘車”等活動,2020年實現全市公共交通數字人民幣支付全覆蓋。此外,深圳還利用數字人民幣智能分賬技術,確保農產品銷售資金直達農戶,提高了智慧助農場景中的資金結算效率;開創全國首個數字人民幣公積金專窗;設立全國首家粵港澳大灣區數字人民幣應用展示中心等。
目前,深圳數字人民幣生態體系已日趨完善,形成試點范圍不斷擴大、應用場景更加豐富、受理環境持續優化、使用頻率逐步提高的良性發展趨勢。
深度融合供應鏈平臺 提供服務實體金融方案
零售端之外,深圳同樣在探索數字人民幣于產業端的應用,能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同樣能為解決社會公眾實際問題、服務社會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方案。
今年5月,農業銀行“銀企云聯”平臺與聯易融供應鏈平臺成功對接,在業界首次實現數字人民幣在供應鏈領域的全流程應用。聯易融是國內供應鏈行業的企業,平臺為入駐的679家核心企業及上下游企業提供財務管理、支付結算、保理融資等金融服務。此次,農業銀行通過開放銀行模式,將數字人民幣對公錢包開立、兌換、轉賬、支付、代發薪等功能,整體輸出至聯易融平臺,679家核心企業可“一站式”便捷使用數字人民幣辦理供應鏈全流程金融業務。
在預付款領域,深圳也在探索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技術應用。今年5月,全國首個數字人民幣預付式消費平臺在教培行業成功落地。不同于傳統的賬戶監管模式,數字人民幣預付式消費平臺可以對單筆資金進行管理,通過對預付資金加載智能合約,實現預付資金“一筆一清、一課一釋”,可以有效防范資金挪用,實現透明管理,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有效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目前已上線10個連鎖頭部教培機構,涉及門店近200家。(記者 鄒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