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華星工廠,高端大尺寸顯示屏,不斷從液晶面板產線生產出來;比亞迪新能源車高歌猛進,屢創歷史新高,市場占有率遙遙領先;正浩創新、創世紀、吉陽智能等小巨人企業訂單飽滿……
盡管面臨疫情防控壓力,但深圳制造業克服不利因素影響,生機勃勃,向陽而生,作為經濟“壓艙石”的作用愈發穩健,凸顯深圳發展動能更強、韌性更強、底氣更硬、信心更足。上半年,深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其中6月當月增長9.3%。
“頭雁”領飛“眾雁”共舞
作為中國工業第一城,深圳制造業基礎雄厚,土沃根深。華為、工業富聯、中集、華星光電等大企業頂天立地,“頭雁”領飛;大族激光、大疆等企業深耕細分領域,枝繁葉茂。
深圳制造,鏗鏘前行,特別是先進制造的城市名片正在打響。受益于制造業轉型升級以及市場需求升溫,深圳工業母機龍頭企業產能充足,整個行業穩中求進。
“我們搶抓市場風口,不斷加大自主研發,提升產品技術和質量,從而吸引更多客戶。”深圳市創世紀機械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說,作為高端數控機床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創世紀鉆銑攻牙機在技術、銷量方面一直領跑,并積極布局高端數控機床,對關鍵產品進行研發升級,業績實現大幅增長。
作為鏈主企業,TCL華星與上下游產業鏈企業抱團合作,不斷拓展國內國際市場,份額穩步提升。
深圳制造表現搶眼。上半年,深圳專用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0.6%,如邁瑞生物、開立生物實現兩位數增長;汽車制造業一路領跑,增長91.1%;工業百強企業合計增長7%。
工業經濟涌入源源不斷“活水”
深圳眾多“小巨人”企業,在各自細分行業嶄露頭角,為工業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活水”。
上半年,全市國家、省、市三級共3042家專精特新規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合計增長12.8%,如正浩創新、吉陽智能等企業實現翻倍增長。
深圳吉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新能源行業的鋰電裝備制造技術引領者,該公司上半年激光、疊片、卷繞等產品產量230臺左右,銷售逾6億元,實現大幅增長。
深圳工業經濟結構日趨優化,高質量發展特征顯著,細分領域展現出更高的成長性。
從產量看,代表低碳發展方向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代表高科技的5G智能手機、民用無人機,上半年分別增長174%、164%、67%、28.8%。
開立生物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保持國內甚至國際領先水平,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得益于自主創新,越來越多的經銷商從外資品牌轉向開立品牌。”開立生物有關負責人說。
前瞻布局夯實制造業根基
深圳工業經濟穩中求進,離不開有為政府之手。今年以來,深圳相繼出臺5個“30條”,減輕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提振市場信心。創維集團有關負責人說,深圳今年以來針對不同行業特性出臺了系列支持企業發展的產業政策,而且都有非常詳實的細節指引。“房租減免、研發加計扣除、首臺套支持、稅收返還、重大研發項目支持、產品注冊支持等等方面的政策,為企業提供了實實在在的支持。”
前不久,深圳發布“20+8”產業集群政策,培育壯大20個戰略性性新興產業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來產業,推動20個先進制造業園區建設,增強實體經濟發展后勁,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
瞄準以制造業為根基的現代產業,深圳加大投資。今年,深圳計劃安排重大項目883個,其中現代產業類項目250個,總投資10373.3億元;特別是加大以先進制造業為主的工業投資力度,建成投產中芯國際12英寸線、華星光電T7二期等項目,開工建設5個百億級、10個三十億以上重大工業項目等,筑牢實體經濟“基本盤”。
面對未來,深圳堅持制造業立市之本,把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實體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培育若干具有世界級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到2025年,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將超過1.5萬億元,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記者 吳德群)
關鍵詞: 頭雁領飛 眾雁共舞 深圳制造業鏗鏘前行 深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新能源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