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浙江大學管理學院與深圳報業集團深新傳播智庫聯合發布《2022中國上市公司創新指數報告》。報告顯示,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南京、無錫的創新500強數量位列前六。其中,中興通訊、華大基因等深圳34家公司躋身創新500強,數量僅次于上海和北京。
這是浙江大學管理學院與深圳報業集團深新傳播智庫繼2020年和2021年后,第三次聯合發布該報告。報告選取了2842家A股公司為評估對象,從創新勢力和創新效率兩個維度,通過指數構建的方法推出2021中國上市公司創新指數500強、2021中國上市公司創新勢力200強、2021中國上市公司創新效率200強三項排行榜。報告對創新指數500強的區域、行業、投資組合收益等展開深入分析,闡述了創新型公司的特點、區域分布以及公司的創新指數與投資收益間的關聯度。
報告顯示,創新型公司存在明顯的區域集中趨勢,相對集中分布在以長三角、珠三角為代表的東南沿海與一線城市。從城市分布來看,創新指數500強公司數量排名前十的城市是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南京、無錫、廣州、成都、蘇州、寧波,共集聚了261家創新指數500強。
與去年相比,總部在上海的公司增加了2家,在北京的公司減少了2家,在深圳的公司減少了5家,在杭州的公司增加了3家,在南京的公司增加了3家。
從省份分布來看,浙江省(82家)、廣東省(75家)、江蘇省(70家)位列前三。從三大經濟區域分布來看,粵港澳大灣區(9個內地城市)、京津冀地區(13個城市)、長江三角洲城市群(26個城市)分別有69家、60家、212家企業進入創新指數500強。
在行業分布上,創新指數500強企業數量位列前十的城市,計算機、通信與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業,醫藥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上榜企業數量均占比較高。
記者注意到,在深圳上榜的34家企業中,計算機、通信與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共11家企業上榜,占比32%,排名第一;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業上榜企業6家,位居第二;醫藥制造業共5家企業上榜,排名第三。
從十大城市創新指數優勢企業的行業分布來看,整體上,排名靠前的六個城市創新指數500強前五名均涉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深圳市創新指數排名第一的企業是中興通訊,第五的是傳音控股。
深圳為創新勢力主導型城市。城市創新企業數量和創新勢力、創新效率排名并不呈正相關。如上海、北京、寧波、無錫的創新指數500強企業在創新勢力、創新效率上整體表現較為均衡;成都、蘇州、廣州等城市的創新指數500強企業在創新效率方面表現較好,創新勢力則有待提高;南京、杭州、深圳等城市創新指數500強企業在創新勢力方面表現較好,但其創新效率有待提升。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報告新增企業韌性與數字化關注方面的內容。在企業對數字化的關注方面,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數字技術仍是上市公司最重視的技術;企業在智能家居、智能電網、自動駕駛、智能交通等場景中數字技術的應用較為成熟;對于B端(企業或商家用戶)互聯的關注逐漸增加并超過了C端(消費者個人用戶)。(記者 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