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一組數字令人眼前一亮——深圳在2021年創新人才加速匯聚,“新當選兩院院士4人,新增全職院士20人,總數達74人。”這體現了這座城市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更彰顯了深圳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動力。
2021年11月18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新當選院士名單。其中,南方科技大學的夏克青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徐政和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杰曼諾夫數學中心主任杰曼諾夫當選中科院外籍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羅智泉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這是深圳入選兩院院士及外籍院士數量最多的一屆。南科大也成為廣東省新增院士人數最多的高校。
20多年前,院士在深圳這塊土地上還只是個遙遠的“傳說”。
直到199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杰出的光電子學和超快診斷技術專家牛憨笨帶領著一支13人組成的團隊來到深圳,填補了年輕的深圳沒有院士的空白。他組建了深圳大學光電子學研究所和光電工程學院,為提升深圳科技創新水平,推動特區高水平科研機構、高水平大學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此后,隨著深圳城市的發展,對人才的吸引力逐漸提升,漸漸有越來越多的院士選擇這塊創新熱土。
憑借著30余年在地圖制圖與地理信息技術研發和工程應用領域取得的學術成就和成功經驗,2013年12月,郭仁忠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工程院院士,成為深圳市建市以來首位“本土”院士,改寫了深圳無本土“出產”院士的歷史。從單純依靠“輸血”到自身成功“造血”,深圳“院士天團”的隊伍在不斷壯大。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深圳院士隊伍的擴大,與高等教育的發展密不可分。近年來,深圳不斷加大引育人才力度,創新高校、科研機構等編制管理方式,賦予其機構設置、人才評聘、定崗定薪等方面高度自主權,并大力推動深圳高等教育發展,近年創辦了南方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等一批新興高校,在科研體制、人才引進等方面不斷創新突破,取得豐碩辦學成果,同時在吸引院士方面也起到了“筑巢引鳳”的作用。
2017年,時任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的湯濤教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這是首位由深圳高校推薦并當選的院士。近五年來,深圳高等教育增量提質,吸引院士加盟也漸成規模。統計數字顯示,深圳的全職院士中約六成來自高校,僅南科大一所高校,截至目前已簽約引進與自主培養全職院士33人,這更加說明深圳高校已經成為深圳高層次、高水平人才的“聚寶盆”。(首席記者 吳吉)
關鍵詞: 深圳加速匯聚創新人才 兩院院士總數 高等教育 南方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