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深圳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穩住制造業的基本盤,讓制造業空間得到更好保障,讓搞實體經濟的企業更有信心,更有希望。
制造業是深圳立市之本。記者昨日采訪注意到,深圳市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各區積極落實市兩會精神,制定有關方案、計劃、措施,提速建設20個先進制造業園區,推動重大工業項目落地,計劃今年全年工業投資增長12%以上,為制造業注入全新動能和活力。
夯實制造業底盤擴大產業發展空間
深圳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連續三年居全國城市首位。深圳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做強戰略性新興產業,落實“六個一”工作體系,健全“鏈長制”,完善金融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體系,力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達1.3萬億元。
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六個一”工作體系,具體是指:一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應一張龍頭骨干企業和隱形冠軍企業清單、一張招商引資清單、一份重點投資項目表、一套政策工具包、一套科技創新體系、一批戰略咨詢機構。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表示,深圳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實施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十大計劃”,其中,“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體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計劃”位居首位,這表明深圳把先進制造業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放在重中之重,需要全力推進落實。
夯實制造業底盤,讓產業發展有空間。為此,深圳堅持集中連片、集約節約,突出高端制造,推動寶安燕羅、龍崗寶龍、龍華九龍山、坪山高新南、光明鳳凰、深汕智造城等20個先進制造業園區建設提速,推進產業業態升級。
記者注意到,在推進20個先進制造業園區建設中,深圳將加大園區土地連片整備力度,實施區域生態環境評價,建設一批定制化廠房。同時,創新園區運營管理模式,以數字化賦能產業園。在產業園區的招商方面,深圳堅持招大商、招好商、招優商,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強化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引進一批重大先進制造業項目。
工業重大項目筑牢根基
今年的深圳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力推動重大工業項目落地。
據悉,深圳今年將加大以先進制造業為主的工業投資力度,建成投產中芯國際12英寸線、華星光電T7二期等項目,開工建設5個百億級、10個三十億以上重大工業項目,全面完成工業園區轉供電改造,全年工業投資增長12%以上。
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局正積極組織實施“抓項目促投資穩增長”工程,將出臺支持先進制造業重大項目投資措施及相關實施細則,真金白銀支持企業在深建設技術先進、綠色低碳和產業帶動性強的重大先進制造業項目。
“深圳非常重視制造業,這讓廣大制造企業吃了一顆‘定心丸’,更加堅定在深發展信心。”華星光電有關負責人表示,華星光電T7二期建設如火如荼,進入了最后的裝修及關鍵設備搬入階段。記者注意到,深圳政府有關部門聯合海關,積極推進該項目落地建設。其中,深圳海關成立專班,為華星光電量身打造“口岸直通+屬地查驗”新模式,貨物直接提離口岸,預約上門即到即查,保障項目進口設備快速通關,為企業節省大量時間和人力物力成本。
工業重大項目,筑牢深圳制造根基。位于光明區公明街道西田社區內的貝特瑞高端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產業化項目,已經破土動工。該項目占地約6.4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20萬平方米,全部用于建設年產4萬噸硅基負極材料生產廠房,項目總投資約50億元,建設期2022-2025年,2022年計劃投資3.3億元,項目達產后年產值70億元以上。
郭萬達表示,去年深圳工業投資增長27.1%,幅度很大,今年要在疫情影響下,繼續穩住工業,穩住制造業,這對深圳今年完成全年目標起到重要作用。(記者 吳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