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芳菲,書香濃;悠悠樂韻,沁心田;藝苑擷英,品畫意。6日起,全市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等各大文化場所相繼恢復開放。“防控意識不放松、防控舉措不懈怠”。記者昨日前往場館了解開放時間、進館須知等,幫助市民盡享線下文化大餐。
深圳圖書館:
同時在館人數不超2000人
4月6日下午2點起,深圳圖書館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規定的前提下有序恢復開放。據悉,主館舍開放時間為9:00-21:00,逢周一閉館,南書房開放時間為7:00-23:00,24小時自助圖書館也同步恢復開放,少兒服務區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據深圳圖書館辦公室主任肖永釤介紹,讀者進入深圳圖書館前須使用手機掃描“場所碼”,查驗健康碼、行程卡和72小時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經體溫檢測正常后,持本人讀者證進入;行程卡帶星人員不得進入場館。主館舍一至六樓服務區實施限流管理,同時在館人數不能超過2000人,達到上限后將實施“出一進一”動態管理。在館期間,讀者需全程規范佩戴口罩,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出館時需持證登記。同時,全市24小時城市街區自助圖書館也基本恢復開放。
深圳博物館:
敦煌展本周還可看
據悉,深圳博物館歷史民俗館(深圳市民中心A區)、古代藝術館也于6日起恢復開放。歷史民俗館限定每日入場觀眾不超過2000人,古代藝術館限定每日入場觀眾不超過1500人。原定于3月20日撤展的《交流·互鑒——敦煌石窟與河西走廊的絲路藝術展》因疫情原因,本周還可繼續觀看,讀者可在深圳博物館官網或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
南山博物館、南頭古城博物館、陳郁故居、天后博物館、宋少帝陵則于7日起恢復有序開放。為方便參觀,南山博物館、陳郁故居紀念館開放時間調整為10點-18點,南山博物館周六夜間開放時間為18點-21點;天后博物館、宋少帝陵開放時間為9點-16點;南頭古城博物館開放時間為10點-17點。
電影院方面,4月6日多家影城已恢復營業。記者打開貓眼、淘票票等平臺,可以輕松購買到多部熱映大片的電影票。而在泛海國際影城看到,前來觀影的觀眾以年輕人居多,大家紛紛表示“憋了一陣,想來放松。”
深圳音樂廳:
按場館座位數50%開放
記者從深圳音樂廳處獲悉,深圳音樂廳于4月6日起正式恢復對外開放。進入深圳音樂廳的觀眾及市民朋友須使用手機掃描“場所碼”,查驗健康碼、行程卡和72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經體溫檢測正常后方可進入。體溫異常,粵康碼紅碼、黃碼,行程卡帶星人員或無72小時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者不得進入。
深圳音樂廳將按場館座位數50%限流,達到上限后將實施“出一進一”動態管理。有演出排期的開放時段為7:30-22:30,無演出排期的開放時段為7:30-21:00。
此外,對于觀眾們翹首期待的線下音樂演出,深圳音樂廳方面表示,演出排期正在與相關演出團體進行確認,在做好復演前疫情防控相關要求及申報后,將于第一時間向公眾發布演出訊息。
各大美術館:
提前進行個人預約
春日里,與美術館再相約。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已于昨日起正常對外開放(逢周一閉館)。記者看到,前來觀展的市民在美術館的入口出示72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并嚴格進行測溫、安檢、出示預約碼、健康碼和行程碼,實施掃場所碼入場,工作人員的各項防疫措施也一絲不茍。
市民們在參觀時都帶好口罩,并保持1.5米以上的安全社交距離。記者還了解到,關山月美術館在同一時段達到200人次后實行 “出一進一”動態管理。
市民鄒先生告訴記者,自己首先通過預約的方式,按照各項防疫措施,前來安全文明看展。
何香凝美術館和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于4月7日起正常對外開放。深圳美術館將于4月8日正式對外開放。觀眾需嚴格按照防疫要求,持72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且行程碼不帶星,掃碼入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民去美術館參觀必須通過預約的方式,而且各大美術館只接受個人預約,暫不接受團體預約。(記者 焦子宇 張銳 尹春芳 劉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