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一度的春茶采摘季,潮州市潮安區鳳凰鎮漫山遍野的綠色茶園里,頓時變得熱鬧起來,鮮嫩的茶葉在采茶女翻飛的手中被裝進茶簍,這也是茶農們期盼的豐收時刻。鳳凰鎮是遠近聞名的中國烏龍茶(名茶)之鄉,“廣東潮安鳳凰單叢茶文化系統”在2014年被國家確定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這里存留有15000多株100年以上優質古茶樹,依托這些全國罕見的寶貴資源,當地正大力推動鳳凰單叢茶產業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努力打造成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為探尋鳳凰單叢的真實生態及文化魅力,記者近日前往鳳凰山采訪,一路上峰巒重疊,滿眼翠色,上到海拔千米所在的烏崠村,繚繞的云霧中混合著氤氳茶香,穿過烏崠,再來到大庵村,這里有一處代表性的古茶園。豐富的古茶樹資源是當地栽培年代久遠的見證,鳳凰鎮的古茶樹數量之多、集中分布面積之大為國內罕見,是廣東獨有、世界稀有的栽培型單叢古茶樹資源。
鳳凰大庵古茶樹茶園位于鳳凰鎮的鳳西村和烏崠村連片茶園,海拔約1000米,面積約萬畝。2019年,鳳凰鎮大庵古茶樹公園被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茶產業委員會推選為“中國美麗茶園”。在鳳西村黨支部書記林偉書的帶領下,記者沿著古茶園中間一條石階小路走進茶園,這里的茶樹都大大超出普通人的身高,樹干上布滿了綠色的苔蘚。古茶園里保存著樹齡100年以上的古老茶樹4000多株,200年以上的古老茶樹1000多株,許多茶種的母樹都出自這里,品種涵蓋了單叢茶的十大香型。這當中,尤其以一株“大庵宋種”最為出名。
“大庵宋種”的管理者是村民黃寶國,在古茶園里,這株約600年樹齡的古茶樹顯得尤其出眾,其高約7米,樹冠直徑超過6米,這是鳳凰山冠幅最大、單株采摘產量最高的大庵宋種母樹。黃寶國向記者介紹說,這棵樹在他們家已歷經祖孫三代精心養護,目前只在每年春茶采摘一次,能制成約13斤毛茶葉,價格每斤在4萬元左右。今年氣候較為溫暖,大致在谷雨節氣前后就可開采。“采茶當天,場面很是壯觀,約20人踩著梯子,3個小時采完,希望能趕上一個好天氣。”這個豐收時節的場景,對黃寶國來說已習以為常。
林偉書告訴記者,為了保護好這些寶貴的古茶樹資源,當地制定了《鳳凰古茶樹資源保護管理辦法》。
記者采訪中還了解到,為摸清古茶樹資源的分布和生長狀況,鳳凰鎮正編制《鳳凰單叢茶古茶樹叢譜》,建立名叢資源庫,詳實記錄每一株古茶樹的身份信息,目前,該鎮已完成200年以上古茶樹調查4000株,編排成畫冊2067株。鳳凰鎮農業農村辦公室主任鄭昕表示,希望通過修編古茶樹叢譜,保護獨有、稀有的鳳凰單叢古茶樹資源和生物多樣性,傳承鳳凰單叢茶文化遺產,弘揚中國茶文化,加強生態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更好地促進經濟社會和旅游業發展。
在今年初舉行的潮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則正式提出推動鳳凰單叢茶文化系統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記者 吳緒山 通訊員 許平濱)
關鍵詞: 潮州培育 鳳凰單叢茶品牌 15000多株古茶樹 富民金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