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袖舞動,駝鈴悠長。已在深圳博物館展出近三個月的敦煌石窟展,原版石窟復刻加上數百件文物,讓人仿佛置身河西走廊數百年的風云際會。而此次展覽的環境監測設備、恒濕凈化一體機、文物展柜等,部分來自深圳市華圖測控系統有限公司。“公司的發展,離不開深圳的多方面扶持。”3月17日,華圖測控副總經理林穎告訴記者。
據悉,華圖測控于2008年在深圳成立,圍繞文物預防性和數字化保護、智慧圖書館、物聯網云平臺服務等,已成長為國內實力最強的文物保護科技企業之一。2021年,華圖測控被工信部認定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如今,包括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深圳博物館在內的數百個博物館,都有華圖測控的產品提供服務。
文物的保存對環境要求極高,因此對保存設備和環境調控的研發投入不小。林穎告訴記者,自從公司獲評專精特新“小巨人”,就受到了來自各個部門的“關愛”:寶安區工信局細心了解我們的困難和發展瓶頸;多家銀行主動來走訪,并落實資金;區科技創新局積極尋找更適用的生產廠房,幫公司提升制造能力。
華圖測控的“待遇”,是深圳市扶持“小巨人”企業的一個縮影。記者了解到,為加強對專精特新企業服務,市人力和資源保障局將“專精特新”企業納入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財政補貼申報,市科技創新委將“小巨人”企業納入深圳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認定,深圳市稅務局把“小巨人”企業加入辦稅直通車服務名單,銀行等社會服務機構也紛紛出臺專精特新企業“專屬服務”。
目前,像華圖測控這樣的“小巨人”企業,深圳已有169家,數量居國內城市第四位,廣東省第一位。瞄準某一行業領域,做專做精核心產品,在市場上打響企業品牌,也已成為深圳“小巨人”的發展共識。
市中小企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小巨人”企業雖體量不大,但憑借長期在單個細分賽道里進行技術創新、攻堅,都擁有各自的“拳頭產品”,很多是行業內的“單項冠軍”或“配套專家”,往往能夠在細分領域里獨當一面,在行業競爭中占據“制高點”,也成為深圳創新活力的重要來源。(記者 袁斯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