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十局19日對外通報信息稱,滇中引水工程楚雄段最長隧洞鳳凰山隧洞于18日22時48分順利貫通,為后續工程建設奠定了基礎。
鳳凰山隧洞全長24.991公里,為滇中引水工程楚雄段最長隧洞。其中,中鐵十局承建的鳳凰山隧洞6號支洞下游主洞至7號支洞上游主洞全長13.613公里,隧洞最淺埋深44米、最大埋深421米,隧洞穿越1條Ⅰ級斷層及4條Ⅱ級斷層和9條Ⅲ級斷層。
圖為鳳凰山隧洞貫通,施工人員合影留念。劉大符 攝
中鐵十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鳳凰山隧洞屬于典型的“滇中紅層”軟巖,特殊地質類型多,隧洞圍巖穩定條件總體差,主要面臨的問題包括斷層及滇中紅層大變形、構造密集帶、富水地層涌水突泥等不良地質。為破解難題,該局采用超前地質預報技術,提前預測地質變化趨勢,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據。針對滇中紅層軟巖大變形的問題,采取了讓壓支護錨桿與雙層鎖腳錨管相結合的施工方法,有效控制變形。針對部分洞段圍巖富水性、透水性極強的施工難題,使用分段阻塞灌漿技術和富水隧洞快速注漿施工方法,做到快速堵水,確保施工安全和項目進度不受影響。
滇中引水工程全長664公里,是中國西南地區規模最大、投資最多的水資源配置工程。項目建成后,每年可引調34億立方米優質水到云南中部地區,緩解城鎮生產、生活用水矛盾,改善區域內河道和湖泊生態及水環境狀況,惠及1100多萬人口。(完)
關鍵詞: 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