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汽車制造廠,是國家“一五”計劃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如今的中國一汽,持續探索、研發關鍵核心技術,銷量規模位列中國汽車行業第一陣營。
智能小巴穿梭園區 無線充電科技滿滿
總臺記者 張傲然:中國一汽,很多人會想到它悠久的造車歷史,但今天我們要看的是一汽的現在和未來。
在中國一汽科技創新基地,匯集了眾多汽車領域前沿技術的實驗室。我們預約了一輛園區的無人駕駛智能小巴,它將送我們前往目的地。
在小巴內部,它的布局不一樣,沒有方向盤,沒有油門剎車,只有兩排沙發座椅和一塊娛樂顯示器。
智能小巴看著簡潔,但卻不簡單。車外的攝像頭和激光雷達可以幫助車輛感知周圍的環境,它不僅能夠自動轉彎,遇到行人還會主動避讓。
在園區當中,一條將近100米長的綠色通道格外醒目,它的下方設有電磁感應線圈,智能小巴從上面駛過就會進行無線充電,這讓小巴可以實現不間斷運行。
實驗室“呼風喚雨” 復雜環境自由切換
智能網聯實驗室是用來考核智能駕駛系統的綜合表現。
實驗室的面積有15000平方米,有一條280米長的標準五車道。最震撼的是空中6000多個噴淋造霧設備和數百個led燈組,能夠讓實驗室在不同環境之間自由切換。
多種應急場景 考驗智駕穩定性
這輛棕色轎車是今年推出的全新車型,它搭載了一汽紅旗的智能駕駛系統,在這個實驗室當中,不同車型、不同環境要經過反復的實驗、調整和記錄,才能對智能駕駛系統進行不斷完善。
“穿越”生產車間 每分鐘下線1臺車
距離園區不到5公里,就是一汽紅旗的生產車間,在車間上方布滿了光伏發電板,它們可以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每年可以提供1400萬度清潔電能,這相當于工廠全年用電量的8%。
進入到車間內部,我們更能感受到它的智能化程度,近十年,一汽紅旗推出了20多款車型,涵蓋燃油、電動以及混合動力。總裝車間共有11條自動化的生產線,可以在不同車型之間靈活切換。
在這里,所有數據都上傳云端,在工廠的數字化調度室可以一覽無余。一分鐘就有一臺紅旗汽車在這里下線。70多年,中國一汽已生產超過6000萬輛汽車,銷售地覆蓋90多個國家和地區。除了悠久的造車歷史,我們同樣能夠看到一汽更加綠色、智能的未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