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天天觀點:中新國際觀察 | 日本強行啟動核污染水排海貽害無窮

2022-08-28 10:17: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8月24日電 題:日本強行啟動核污染水排海貽害無窮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者 蘇婧欣 朱晨曦

日本政府此前不顧多方反對,執意宣布會在24日開始將福島核污染水排海。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員鄒皓丹23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指出,核污染水排海證明了日本政府的自私和短視,其考量皆出于經濟成本與黨派私利,對海洋環境等方面貽害無窮,必然受到國際社會的反對。

排海缺乏透明有效監督

今年6月底,日本核監管機構原子能規制委員會完成了對排海設備的最終檢查。7月,日本政府又得到了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背書”。但國際輿論普遍認為,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簡稱東電)的核污染水處理過程及排放計劃都不夠透明。

鄒皓丹告訴記者,2012年,日本政府通過購買股票的方式,將東電國有化,通過政治操作,實現了對福島核事故處理的壟斷決策權。現在,東電的上級直屬部門是產經省,日本政府通過產經省控制福島核污染水排放的決策權。東電的多核素處理系統(ALPS)在2022年才獲得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的檢驗合格報告,本質上是在追認日本政府的壟斷決策,沒有任何獨立第三方監督的可信性。

在國際監督方面,鄒皓丹表示,國際原子能機構雖承諾在福島長期監測核污染水排海,但卻無法獲得第一手資料,其作用僅是監測東電提供的數據資料。鑒于2011年以后,日媒曾報道多起東電刻意隱瞞核污染水泄露的事件,其監督效果只能說聊勝于無,“因此可以看到,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并沒有透明的、有效的國內及國際監督”。

急于排海的政治考量

日本共同社19日至20日開展的全國輿論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八成受訪者認為日本政府就核污染水的說明“不充分”。而日本全國漁業協會聯合會也在22日重申其反對立場。可見除遭到國際社會強烈反對外,排海計劃也未得到日本國內的充分理解。那么日本急于排海有何隱情?

“能源因素與政治因素是日本急于排海的雙重考量。”鄒皓丹指出,在烏克蘭危機導致日本面臨能源危機的背景下,岸田政府決定重啟核電事業。如果核污染水排海成功,可降低民眾對重啟核電的隱憂。此外,“3·11”大地震及福島核事故極大地降低了日本民眾對政府的信任,日本政府一直將福島復興作為政府工作成果的展示板。核污染水排海如果成功,將成為福島復興的重大成果,岸田政府希望借此提高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和支持率。

“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政府無視國際上建議的其他處置方案,完全從經濟成本和黨派私利角度出發思考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問題。”鄒皓丹告訴記者,日本政府此前曾提出過5種處理核污染水的方案,其中有兩種方案在現實中較為可行,但海洋排放對日本政府來說,是成本最低、最容易的方法。

鄒皓丹強調,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將風險轉移給了全世界,其自私與短視暴露無遺。

各方有多種追責途徑

日本啟動核污染水排海計劃后,130多萬噸核污染水將持續排放至少30年,勢必對海洋環境和以海洋為生的他國民眾造成長期負面影響。

關于受影響國家能否通過法律途徑阻止日本排海并向其追責,鄒皓丹稱,國際環境法發展到現在僅有約100年的歷史,其能夠規范和處理的違法范圍相對有限。目前直接與海洋環境有關的國際法有1972年的《倫敦傾廢公約》和1982年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這些國際法針對事后損害進行了規定。

鄒皓丹指出,環太平洋國家可聯合起來,共同探討在測定損害情況的前提條件下發起訴訟、對日本追責索賠的可能性。

鄒皓丹建議,環太平洋國家應各自設立監視點,長期監測海洋放射性核素濃度,積累證據,然后通過政治、法律和國際輿論等途徑向日本政府追責。

關鍵詞: 核污染 日本政府 國際社會 國際監督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