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工作筆記?
工作筆記是為客戶系統編寫的。它可能基于實地筆記以及其他數據中所記錄的一組訪談和觀察:例如,委員會會議記錄和其他內部文件。有時也會進行初步調查。但是,工作筆記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報告,而是用于介紹說明正在進行的工作一對觀察到的情況和發現的事情進行臨時的說明。通常,這種筆記會指出這三種主要任務之間的差異,即勞倫斯所稱的規范任務、存在任務和現象任務:組織中的人應該做的任務,他們認為自己在做的任務,以及他們似乎正在從事但是卻可能并未有意識地察覺到的任務。然后,工作說明可能會提出一種假設(或者一種“因為引導的從句”,正如我們經常稱呼的那樣)來解釋這些差異發生的原因,而且可能還會提出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法。無論背景如何,目的都是為了與客戶系統對話并在客戶系統中發起對話。對話中引入的新數據可能支持或修改假設-或偶爾可能反駁所提出的假設(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那就得重頭開始)。有時對話可以使系統中未識別的阻力得以浮現,進而可以對這些阻力進行檢查和處理。期望的結果是,就各種問題達到完全的共識,從而輔助客戶進行決策和采取行動。
實踐中的工作筆記具體指的是什么?
接下來就是在何種背景中使用工作說明。在本文中,我不想描繪研究所行動研究的理想化場景。工作說明在實踐中的運行形式,并非我所想的那樣純粹。并非每個工作筆記都可以提供簡練的假設。然而,工作筆記可不僅僅只是數據反饋:首先從業者竭盡全力理解數據,隨后以特定方式對數據進行溝通以便使得客戶對常見的問題產生全新的觀察視角,在這個過程中才誕生了工作筆記。觀察所謂的“系統心理動力學”,得出的觀察結果可構成數據,但在工作筆記中不太可能提供心理動力學解釋,除非顧問和客戶的合作時間足夠長,雙方可以相互理解包含此類概念的語言。事實上,工作筆記的內容可能會非常實用。例如,在印度紡織廠當賴斯觀察自動織機的操作時,他在第一個工作筆記中簡要地說明了當前工作角色相關活動的分配方案,并為群體工作形式提供了另一種分配方案。在此,他未說明的假設是,這樣做將更好地滿足工人的社會心理需求并可以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力。顯然,這個假設并非無憑無據:當向織布機工人提供替代方案時,他們自發地接受了替代方案并將方案付諸了實踐,并且預期中的績效改進也確實持續了很長時間。
這個實例立竿見影的效果并不常見,但是卻體現了有效的工作筆記的精髓,即重構客戶.所處的情況,并讓戶能夠發現新的解決方案。針對這種環境,被稱為專家的顧問,很可能只會制作一份報告,在報告中建議將組織工作的形式改為群體工作,但這樣一來我預計結果會截然不同。
關鍵詞: 實踐中的工作筆記工作筆記工作筆記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