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公開發行是什么意思?
首次公開發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簡稱IPO)一般是指一家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人)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社會公眾投資者發售的行為。
通常,發行人的股份是根據其招股說明書約定的條款,通過承銷商(證券公司)進行銷售。一般來說,首次公開發行完成后,公司將申請器股票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
在實務中,中國境內A股首次公開發行,是指股份有限公司經過中國證監會批準并通過證券公司保薦承銷公開發行股票的行為。在簡政放權的大背景下的IPO注冊制改革可能會有所變化。
首次公開發行是企業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社會公眾出售的行為。上市公司的股份根據向相應證監會出具的招股說明書或登記聲明中約定的條款由一家或幾家投資銀行作為承銷商進行發行銷售,由承銷商幫助確定證券種類、最佳發行價格和上市時間。一旦首次公開上市完成后,公司就可以申請到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掛牌交易。
首次公開發行和上市的區別是什么?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與首次公開上市的區別在于:首次公開發行和首次公司上市是一個行為的兩個階段。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成功是第一階段,:一家企業要上市由一家券商進行保薦并通過證監會的審核,經過一系列的路演、詢價等程序。首次公司上市是第二階段:一旦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完成,這家公司就可以申請到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掛牌交易。這個過程就是首次公開上市。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就是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是指一家企業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公眾出售。這個過程在中國證監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有詳細的規定。
公開發行由證監會審核,公開發行是生產貨物,是工廠,也叫一級市場。
上市由交易所審核,上市是交易貨物,是市場,上市之后的交易叫二級市場(不是上市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