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債券和次級債券的區別
次級債券是指償還次序優于公司股本權益、但低于公司一般債務的一種債券;普通債券是上市公司發行的一般債券,因此二者之間的主要區別在于:
1、償債順序不同:當公司發生破產清算的時候,一般要將所有的債券償還完后,才會償還次級債的債務。
2、風險不同:由于清償關系,次級債風險大于普通債。由于次級債券在最后才清償,所有次級債的風險比較大,而普通債券面臨的風險一般是信用風險。
3、收益不同:次級債券的收益比普通債券高。由于次級債需要承擔高風險,所以次級債的收益比普通債券的收益高,也就是高風險高收益。
4、社會作用不同:次級債券的發行主體一般是商業銀行,次級債券適用于分流存款;一般債券的主要作用是幫助投資者分散風險及獲得增值預期收益。
金邊債券是外國債券嗎
金邊債券在早前是指外國債券,因為金邊債券起源于英國,由于當時英國政府發行的公債帶有金黃邊,所以被稱作“金邊債券”。其次,在美國經過權威資信評級機構評定的最高資信等級的債券,也可以稱作是“金邊債券”。不過后來經過市場的不斷變化,金邊債券現在泛指所有中央政府發行的債券,也就是國債。
它是以國家的征稅能力作為國債還本付息的保證,所以投資者不用擔心金邊債券的償還能力,而且政府還鼓勵投資者購買國債,因為大多數的國家都規定國債投資者可以享受國債利息收入方面的稅收優惠,甚至是免稅,所以金邊債券的流動性很強,被廣泛的用作抵押或擔保。
債券有何特征
債券作為一種金融融資工具,具有償還性、流通性、安全性以及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性等特征。
(1)償還性。債券一般都規定有償還期限,發行人必須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并支付利息。
(2)流通性。債券一般都可以在流通市場上自由轉讓。
(3)安全性。與股票相比,債券通常規定有固定的預期年化利率。與企業績效沒有直接聯系,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比較穩定,風險較小。此外,在企業破產時,債券持有者享有優先于股票持有者對企業剩余資產的索取權。
(4)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性。債券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投資債券可以給投資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帶來利息收入:二是投資者可以利用債券價格的變動,買賣債券賺取差額。
為什么買負利率債券
1、高價轉賣
債券的票面利率主要用于核算債券到期后的利息預期收益,例如投資者持有100張票面金額為100元,票面為2%的債券,那么投資者持有到期后每年可獲得200元債券利息預期收益。
但實際上購買債券的投資者很少有持有到期的,大多在持有期間脫手轉賣,賺取差價。此時債券的票面利率和當前預期收益率就沒有很大的關系。
購買負利率債券的投資者,一般是預測債券預期收益率會繼續下跌,那么即使購買的是負利率債券,也有機會以更高的價格轉手賣出。
2、匯市預期收益
美元持續走弱,日元、歐元等世界主要貨幣都相應有所增值,投資者即使購買了某個國家的負利率債券,也可通過外匯市場賺回虧損。
3、國債比銀行存款更安全
國債由國家信用作保證,安全性極高。銀行存款則有《存款保險條例》做支撐,50萬元以內的存款是安全的。
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國債和銀行存款的安全性并無很大差異。但對于大額資金來說,銀行存款就不如國債安全了。而且在負利率時代,有些銀行還會對達到一定存款額度的賬戶收取利息,意味著存款越多,交給銀行的利息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