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經濟適用房管理辦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購買經濟適用房需要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1、具有當地城鎮戶口;
2、家庭收入符合市、縣人民政府劃定的低收入家庭收入標準;
3、無房或現住房面積低于市、縣人民政府規定的住房困難標準。
《經濟適用房管理辦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經濟適用住房資格申請采取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市(區)、縣人民政府逐級審核并公示的方式認定。審核單位應當通過入戶調查、鄰里訪問以及信函索證等方式對申請人的家庭收入和住房狀況等情況進行核實。申請人及有關單位、組織或者個人應當予以配合,如實提供有關情況。
經濟適用房值得購買嗎?
首先來看看它的優勢:
經濟適用房由國家出資安排承建,節省了工程報建中的部分資金和拿地費用,因此房子的成本和售價都比較低;如果家庭的收入情況不好又想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可以首先考慮這類房子;一般都是小面積,打掃起來節省時間,一年四季取暖或者取涼的成本比較低,非常適合工作繁忙的年輕小兩口、身體情況欠佳的中老年人居住。
其次來看它有什么弊端:
第一,質量難以得到保障
價格高的房子都難免有一些質量問題,何況建設經費有限的經濟適用房呢?一些受政府委托的開發商,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只考慮房子的性價比和數量,無法兼顧房子的質量。如果是一些表面瑕疵還好,購房者稍微翻新一下也不會影響居住;要是房子的結構有問題,萬一發生地震等自然災害,比較容易坍塌,業主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都會受到威脅。
第二,位置偏僻
大部分的經濟適用房都位于城鄉結合部,交通不便,增加了人們的通勤時間;原來的村民和外來人員在此聚集,附近區域的治安問題比較突出;各種基礎配套設施不夠完善,沒有大型商場,無法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資質較好的醫院也不會在此建設,萬一家庭成員突發疾病,不能及時得到醫治,距離師資力量強的學校比較遠,可能會對家中的適齡兒童學業造成一定的影響。
第三,物業差
經濟適用房用于聘請物業的預算有限,因此物業服務水平都比較差,甚至相同虛設,物業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是安保得不到保障,大部分門衛都是上了年紀的老大爺,別說抓小偷,就連多巡邏幾次都喘,萬一夜晚業主回家被人尾隨,極有可能發生危險;其次是保潔安排不到位,本來房子看起來就比較破舊,如果垃圾遍地清掃不及時,看起來就像個貧民窟,會影響住戶的心情;最難解決的是小區綠化率比較低,不能及時地調節空間內的氣溫,更不能殺滅病菌,給住戶帶來新鮮的氧氣。
第四,停車難
我國的經濟在不斷發展,如今汽車已經成為了大部分家庭的標配,而經濟適用小區的空間有限,大部分都沒有修建停車場,住戶只能把車停在樓下,有時候下班的時間比較晚,家門口的空地已經被占用,不得以只能外出停車,給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極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