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3月6日,全球首個浸沒式液冷儲能電站——南方電網梅州寶湖儲能電站正式投入運行。該儲能電站規模為70兆瓦/140兆瓦時,按照每天1.75次充放測算,每年可發電近8100萬度,相當于用電高峰時350萬用戶一天所需的電能,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過4.5萬噸。該電站的正式投運標志著浸沒式液冷這一前沿技術在新型儲能工程領域的成功應用,為我國統籌能源安全穩定和綠色低碳發展發揮積極促進作用。
儲能電站,相當于城市的“充電寶”,在電網用電低谷時,利用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給電池充電,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于電池中;在電網用電高峰時,將儲存于電池中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進行放電,能夠參與調峰調頻,發揮削峰填谷作用,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
儲能電池在運行的過程中會持續發熱,冷卻是影響儲能電站安全的重要因素。一直以來,冷卻技術是我國儲能領域的熱門研發技術之一。此前,儲能電池的冷卻技術主要為風冷散熱和液冷散熱,這兩種冷卻技術均存在降溫速度較慢、降溫時間較長的不足。
2022年以來,南網儲能公司聯合多方科研力量,組建橫跨材料科學、電力電子、自動控制等多學科交叉的科研團隊,集中對浸沒式液冷電池儲能系統研制涉及的熱管理、消防滅火、電氣集成等關鍵技術開展攻關,解決了浸沒式液冷應用于大容量儲能系統的技術難題。
在梅州寶湖儲能電站,南網儲能公司首次將電池直接浸沒在艙內的冷卻液中,實現對電池直接、快速、充分冷卻降溫,確保了電池在最佳溫度范圍內運行,有效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整體提升儲能電站的安全性能。
“浸沒式液冷電池儲能系統的成功研制,實現了電化學儲能安全技術的迭代升級,電池散熱效率較傳統方式提升50%。梅州寶湖儲能電站的每個浸沒式液冷電池艙容量為5.2兆瓦時,能夠實現電池運行溫升不超過5攝氏度,不同電池溫差不超過2攝氏度。”南方電網公司領軍級技術專家、南網儲能科技公司董事長汪志強表示。
梅州寶湖儲能電站是廣東省新型儲能示范項目,也是南方區域已建成的最大規模電網側獨立儲能電站。截至2022年底,我國新型儲能項目裝機規模已達到870萬千瓦,預計到2025年底,裝機規模將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年均增長將超過50%。浸沒式液冷作為儲能領域安全技術的創新突破,將持續推動儲能產業的安全發展,助力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
關鍵詞: 儲能電站 液冷儲能電站 浸沒式液冷儲能電站 全球首個浸沒式液冷儲能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