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獲悉,《廣東省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簡稱《規劃》)近日正式印發。《規劃》明確提出,將深圳大鵬灣打造成美麗海灣典范。
《規劃》要求,到2035年,廣東沿海經濟帶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廣泛形成,海洋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海灣建設目標基本實現。80%以上重點海灣基本建成“水清灘凈、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美麗海灣。2025年廣東省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鎖定多項“近期目標”,包括重點推進15個美麗海灣建設,保護重要海洋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營造修復紅樹林8000公頃等。
《規劃》明確提出,積極推動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等區域重大戰略平臺綠色低碳發展,創新陸海生態環境治理,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成果。支持和鼓勵廣州、深圳等地大膽創新,全面支持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助推廣州打造成為世界海洋創新發展之都,助力珠海創建現代海洋城市。
《規劃》提出,對深圳市大鵬灣等自然稟賦優良、風光優美的海灣,加大對濱海生態旅游資源與景觀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力度,完善濱海旅游和環保設施,打造旅游型美麗海灣。同時,將深圳市大鵬灣打造成美麗海灣典范,積累美麗海灣保護與建設的實踐經驗,梯次推進汕頭市青澳灣、珠海市情侶路等美麗海灣建設,打造具有全國示范價值的美麗海灣。
《規劃》提出,廣東推動實施重大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建立完善海洋生態監管體系,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加強海洋生物及其棲息地保護,提升廣東沿海濕地作為東亞—澳大利亞水鳥遷徙路線上重要停歇點和越冬地的作用,加強深圳灣、茂名水東灣等全球候鳥遷徙路線重要節點的濕地保護與修復。
《規劃》明確,2025年底前,廣東將完成營造和修復紅樹林8000公頃,其中營造紅樹林 5500公頃、修復紅樹林2500 公頃。加強海草床的保護修復,開展紅海灣、碣石灣等海灣周邊海域海草床生態系統的修復。開展多樣化珊瑚群落恢復修復,充分發揮大鵬灣示范作用,推廣先進修復技術。特別提到在深圳灣和大鵬灣開展紅樹林種植和修復,建設大鵬灣海域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人工魚礁,加大漁業資源養護力度。(駐穗記者 姚嘉莉)
關鍵詞: 2025年深圳大鵬灣 成美麗海灣典范 加大漁業資源養護力度 深圳前海 珠海橫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