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東省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工業是一季度廣東經濟的強有力支柱,企業投資資金更多進入實體產業及創新部門,將不斷釋放更多經濟活力。
據統計,一季度,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0.89萬億元,同比增長5.8%。全省在產工業行業大類增長面87.2%。支柱行業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帶動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4.2%,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3.2%,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4.6%。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均在5%以上,其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和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增長較為突出。
中共廣東省委黨校許德友教授指出,工業特別是制造業的增長支撐起廣東一季度經濟的一片天,涉及醫療、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的高新技術產業的增長速度尤其亮眼,傳統制造業領域在技術改進、工業改造等方面投資在加大,這統統說明廣東財政政策在調整優化結構性方面的作用已經發揮出來。預計制造業對未來二三季度經濟增長的主力支撐作用會更加凸顯,因為該行業的增長潛力較大,增速較快,體量較大。但同時也要看到,行業的壓力還是很大,因為受疫情影響,供應鏈和產業鏈的完整性與穩定性還存在很大挑戰。
有企業曾發出慨嘆,以前擁抱的是訂單,現在擁抱的是市場。而現在的市場更升上“云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教授、珠江學者韓永輝表示,線上購物、創新型消費等“宅經濟”模式持續升溫,支撐帶動作用顯現,為廣東經濟增長帶來了新的機遇。全省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零售額增長15.8%,占限額以上單位零售額比重31.3%,同時帶動快遞業務量增長17%。廣東作為一季度移動互聯網用戶流量增長25.3%的線上市場大省亦能夠把握機遇從中獲益,通過“宅經濟”等新興動力扎實促進穩增長,增強產業鏈韌性,提高抗風險能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最終逐步實現經濟“穩中求進”。(駐穗記者 姚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