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召開的以“新經濟·新城市·新政務”為主題的2021中國數字經濟城市峰會上,大鵬新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榮獲“2021數字政府卓越成就”,這充分肯定了新區數據共享在“智慧大鵬”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高度認可新區以應用為徑,釋放數據資源價值,提升數據服務能力的創新做法。
如今,數據已成為比肩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的“第五要素”。為了讓數據在智慧城市建設發展中發揮更強大的驅動作用,新區在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工作上不斷創新,建立起了技術與管理“雙輪驅動”創新工作機制,數據管理邁入2.0時代。
6大舉措實現數據管理架構全面升級
新區通過6大舉措實現數據管理架構全面升級。一是全面修訂《新區政務數據資源共享管理規范》,覆蓋了數據從產生到銷毀的全生命周期;二是實現與數據全流程的全“線上化”;三是管理前置,在數據編目階段即確定分級、分類等信息;四是全納管數據接口,摸清脈絡,繪制新區“數據地圖”;五是在華南地區率先推行數據服務“最后一公里”,通過以數字化小助手加強與業務單位的溝通聯系,為業務單位數字化轉型擔任“小幫手”“小顧問”;六是創新性提出新區數據服務“四個一”承諾,提高服務質量,實現服務標準化。
夯實“智慧大鵬”大數據底座
新區借鑒互聯網數據中臺建設理念,探索建成“平臺即服務、數據即服務、應用即服務”的“智慧大鵬”大數據平臺底座,實現了數據“五統一”(統一管理、統一匯聚、統一治理、統一服務、統一應用),實現從數據入庫到應用及安全管控的全流程監管。
同時,通過擴大數據接入范圍,夯實“智慧大鵬”大數據底座。一方面是利用大數據平臺,有效增強對海量數據的承載、分析和匯聚能力,實時轉發海量數據,實現了數據由“靜”變“動”。另一方面,實現了縱向與市級平臺共享,橫向與新區各部門信息系統及第三方機構對接,跨層級、跨領域、跨網絡、跨業務打通了數據鏈路,讓基礎數據有了統一出口。
華南地區首家實現“數據資源+區塊鏈”的區級大數據平臺
新區圍繞數據資源中心構建了8大平臺,通過數據門戶進行集成,構建起3大保障體系保證系統有序運行,全面提升數據產生、歸集、治理、融合、分析、應用、銷毀到安全管理能力,加強有序共享,實現由靜態管理向動態治理轉型,由“經驗”決策向“智慧”決策發展。
據了解,新區依托“目錄鏈”開啟的新型路徑,是華南地區首家實現“數據資源+區塊鏈”應用的區級大數據平臺。在此新型路徑上,所有數據共享、業務協同均可在“鏈”上共建共管,形成了全新“閉環”。運用“建閉環”“上戶口”等系列組合拳,新區已實現政務部門共享與資源目錄動態實時更新,建立起基于區塊鏈的數據可信交換體系和數據管理機制,打造動態監管的“數據鐵籠”。
源頭保障數據質量
為從源頭上保障數據質量,新區針對數據重復、數據不準確、關鍵字段缺失、亂碼、格式不統一等情況制定了3000余項檢查規則,實現了數據入庫前的統一化、標準化的基礎治理,有效提升新區數據治理能力。同時,不斷推進與市級共享平臺的資源目錄及工單系統的跨層級級聯。
業務指標體系是城市數字化的重要構成部分,是業務數字化、決策科學化的重要手段。新區通過引入指標平臺,創新性地將各類指標進行封裝打包,解決了傳統智慧城市指標體系紊亂、不可讀、不可用等問題,為城市數字化和構建“一網統管”監測預警體系奠定了重要基礎。
新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將持續發揮大數據平臺的數據驅動作用,在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大背景下,持續提升數據治理、服務和應用能力,不斷推進制度、模式和服務創新,以前沿技術為支撐,加速推動政府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轉型,構建區域數據生態,推動新區公共數據和政務數據的增值利用,持續打造具有大鵬特色的數據管理服務模式。(王淼 鄧尹智 潘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