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法官,我們的微信、支付寶賬戶、銀行卡怎么都被凍結用不了?“能不能想想辦法讓我和原告溝通協商下,只要能早日把我的賬戶解凍,別影響我日常的生活。”案件當事人孟某達在電話里著急地詢問。
近日,鄧州市法院古城法庭通過訴中保全措施快速審結一起債權轉讓合同糾紛案件,被告當庭履行了全部欠款,以最小的訴訟成本實現“案結事了”。
2023年12月1日,被告孟某輝向某信托公司貸款7萬元,被告李某、孟某達提供擔保,某信托公司如約向被告發放借款7萬元,約定借款期限為12個月。截止2024年9月,被告孟某輝未按約定還款,后某信托公司將該筆債權轉讓原告某公司,經催要后三被告仍未還款,故原告訴至法院。
立案后,原告就該案向法院申請了財產保全,趙法官經審查后依法作出裁定,凍結了三被告名下的銀行卡、支付寶、微信賬戶。被告孟某達發現自己的微信、銀行賬戶被凍結后已嚴重影響到其日常生活,便主動聯系趙法官表達調解意愿,愿意和原告協商解決糾紛。
經趙法官耐心地釋法說理,被告孟某達當庭與原告達成一致還款意見,并現場履行了款項。原告隨即提交解除保全申請及相關材料,法官立即聯系了保全組的工作人員,及時作出裁定解封了三被告的相關賬戶。至此,這起糾紛在10天內順利化解。
“案結了事”不是目的,“案結事了”才有意義。鄧州法院將繼續秉持“如我在訴”理念,推動“末端執”向“源頭治”轉變,有效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最大限度節約司法資源,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司法滿意度、獲得感。(供稿:趙恒、劉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