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峰主旨演講現場
梁曉峰在演講中首先回顧了中國疫苗行業的悠久歷史。他介紹說,中國從民國時期就開始生產疫苗,主要針對天花和牛痘等疾病。他提到,中國的兒童預防接種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許多傳染病因此大幅下降,嬰幼兒的死亡率也明顯降低,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疫苗接種和婦幼系統的努力。
梁曉峰不僅談到了中國疫苗取得的成就,也進行了國際比較。他表示,雖然中國在疫苗領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需不斷進取。以卡介苗為例,許多發達國家已經不再接種卡介苗,因為其效果有限。梁曉峰呼吁,中國的卡介苗需要快速更新換代,以滿足現代結核病防控的需求。
在談到老年人疫苗接種問題時,梁曉峰稱,中國的老齡化速度非常快,但老年人對疫苗接種的意愿普遍較低。“流感疫苗的接種率不到一半,肺炎疫苗只有約三分之一,帶狀皰疹疫苗更是只有五分之一。”他說,這主要是因為醫務工作者在宣傳培訓教育方面的工作還不夠到位,需要加強老年人對疫苗重要性的認識。
梁曉峰回顧了中國通過疫苗接種成功控制的一些傳染病。他提到,中國已經消滅了脊髓灰質炎和麻疹,盡管現在每年仍有少量病例報告,但總體形勢樂觀。另外,乙腦疫苗和甲肝疫苗的研發和接種也取得了顯著成效,保護了大量兒童免受這些疾病的侵害。
在談到未來疫苗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戰時梁曉峰稱,世界衛生組織列出了許多需要優先控制的傳染病,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他特別提到了HPV疫苗和肺炎疫苗的重要性,并呼吁政府盡快將這些疫苗納入采購名錄,以提高接種率。同時,他還提到,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新的疫苗技術如mRNA疫苗正在快速發展,中國需要跟上這一趨勢,加強相關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梁曉峰認為,疫苗政策需要與時俱進。比如,對于狂犬病疫苗,他建議調整政策,將更多資源用于狗的疫苗接種,以從源頭上控制狂犬病。對于宮頸癌疫苗,他呼吁提高接種率,特別是將接種時間提前到9歲,以更好地保護女性健康。
當談及疫苗支付問題時梁曉峰表示,目前中國的疫苗支付主要依賴公共財政,但未來可以考慮引入保險機制,特別是針對老年人的疫苗接種。他認為,這將有助于減輕公共財政的負擔,同時提高疫苗接種的覆蓋率和可及性。
12月2日至4日,由新華社品牌工作辦公室、新華網、新華社海南分社主辦的2024企業家博鰲論壇系列活動在海南博鰲舉辦。作為2024企業家博鰲論壇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康未來論壇自2018年創立至今已經成功舉辦六屆,備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成為了健康行業的重要品牌活動。通過此次論壇,與會者深入探討了健康產業的創新與發展趨勢,共同為推動全球健康事業的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