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野縣人民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未成年保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加強新時代未成年人審判工作的意見》和省高院《關于大力推進新時代少年法庭建設的通知》要求,以建設新時代少年法庭為主要抓手,以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為根本目標,充分發揮、延伸、拓展審判職能,不斷健全、完善少年權益保護機制,努力提升少年權益的司法保護水平,扎實推動新時代新野法院少年審判工作新發展,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構筑了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2023年,新野縣人民法院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22件25名被告人,未成年被害人38件38人,幫扶問題少年15人,發出教育指導令15份,巡回審判 5起,到校園、街道舉辦大型普法講座活動13場,組織法院開放日12次,向學生、留守兒童贈送法律、文化圖書2000余冊,為全縣2萬余名學生及眾多老師及家長送去了法治精神食糧。
新野縣人民法院在圓桌審判庭設立心理咨詢室,在10余所學校、社區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導站,通過心理咨詢室對未成年被告人進行心理疏導,讓其重新認識自己,燃起生活的希望;通過家庭教育指導站,了解未成年被告人的生長環境,通過家庭-學校-社區一條龍模式,讓未成年被告人采取合適的方法,正常回歸社會。新野縣人民法院通過室站共建,護航新野縣青少年健康成長。
(資料圖片)
一、整合力量,持續做好庭前調查工作
新野縣人民法院為了更好的做好庭前調查工作,在多所學習、社區設立設立家庭教育指導站,將審判工作往前移。在審理案件前,對未成年被告人的家人、學校、社區進行走訪,深入了解未成年人的家庭狀況、生活經歷、社交情況、心理狀況,與司法、教育、社區等部門密切溝通,為庭審的教育和庭后的幫扶工作做好鋪墊。
二、強化教育、感化、挽救功能,堅持審幫同行
每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都有背后方方面面的原因,而在開庭時是對犯罪過程的重新回憶,也是對犯罪形成原因的深刻剖析。法官在審理每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時都不是只查清犯罪事實,而是一定要深層次挖掘犯罪原因:學歷層次、生活習慣、交友范圍、家庭監管、經濟收入、犯罪動機等等,不僅用耳朵聽,而且用眼睛觀察其一舉一動,做到望聞問切、深入調查。調查結束后,再結合庭前社會調查中掌握的被告人成長經歷、家庭背景、性格特征等資料,針對不同被告人切準要害,進行說服教育、心理疏導,不僅對被告人本人,而且利用家長在庭的機會,創造條件促進親子關系融合,使未成年被告人不僅懂法,而且懂事,把每一次庭審做成一次生動的課堂。由于考慮到孩子的問題一定程度在家長,主審法官還會在庭后第一時間,甚至庭前調查時和家長充分溝通,從家長身上找問題,必要時對家長發出教育指導令,力求為未成年被告人回歸社會創造良好矯正空間。新野縣人民法院法官就是這么傾心付出,開好每一庭,他們說:“少審工作不能應敷衍,不敢忽略了每一個未成年被告人的心語,否則就是對這份工作、對那個年輕心靈的不負責任!”
三、判后回訪,幫教延伸助重塑人生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審判結案不是終點,而是幫教工作新的開始。盡管判決后的被告人要么接受監獄改造,要么進行社區矯正,不再是人民法院管理的對象,但為了能在他們人生道路上給予繼續幫助,新野縣人民法院的法官不囿于職責范圍,跟蹤幫教,把無私大愛奉獻給她們“那些犯錯的孩子”。
對于曾付出一腔心血進行說服教育的孩子們,新野縣人民法院的法官們就像自己栽下的一棵小樹苗,時時牽掛著他們的成長,生怕遺忘了、放棄了,使他們重新失去方向。新野縣人民法院在家庭教育指導站設置了專門的幫教聯絡員,結案時給各被告人很貼心的留下幫教聯絡電話,以便其以后隨時反映問題。對于判處非羈押刑的,他們會每半年一次定期電話回訪,出現異常的隨時約訪。對判處實刑的少年犯,也會建立通信渠道,掌握其思想狀況,以便及時幫其解決問題。
四、心理幫扶,助重新融入社會
未成年被告人除了有著價值觀或對人對事認知上的偏差外,他們主動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以及對自我的評價也都存在著薄弱之處。許多少年犯在訪談過程中都表示“出獄后不知道該做些什么來重新融入社會”,這無異成為了今后再犯的一個危險暗示,法律能夠對少年犯的罪行作出審判,但卻無法為他們今后如何適應社會提供詳細的指導,這時候對這些少年犯進行心理幫扶就顯得尤為重要。新野縣人民法院設立心理咨詢室,專門聘請了兩名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進行疏導,讓少年犯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將心理壓抑的郁悶、煩躁、憤怒等不愉快的情緒情感進行宣泄,達到心理調適的目的;心理咨詢師通過性格測試或職業測試來分析出少年犯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適合什么樣的社交模式,能夠從事哪些方面的工作,讓少年犯在了解自己的基礎上,采取合適的方法融入社會,步入正常生活。
五、強化校園及社區法治宣傳,筑牢青少年法治思維構建及法律保護
(一)走出去,多形式開展宣傳活動
普法宣傳,是一項提高公眾法律素養的積極的工作舉措,必須克服慵懶走出去,但是,應付性的走出去肯定效果一般,甚至給審判工作帶來負面影響。為了求得良好宣傳效果,新野縣人民法院在法治宣傳形式上也是卯足了勁,集思廣益,采用PPT法治課件展示講學、巡回法庭進校園、宣傳版面、宣傳片播放、微電影播放、法律口袋書發放、宣傳彩頁傳看,把一次次形式新穎的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全年開展各類活動30余次,現場直接參與活動的學生、家長、教師達2萬余人受到一致好評。
(二)請進來,深刻感受法治文化
為了增進青少年對新野縣人民法院工作的了解,新野縣人民法院開展“法院開放日”活動12次,參觀內容包括溫馨而不失嚴肅的圓桌審判庭、令人輕松的心理咨詢室,布局嚴謹的羈押室,功能完備一站式服務的訴訟服務中心,以及法治文化展館、院史榮譽館、黨建文華苑、法官長廊和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此外還實地旁聽了刑事審判和民事審判庭審。通過對法院訴訟接待、開庭審判等工作進行了解,“零距離”感受和體驗了法官的日常工作,通過參觀法治文化展館等場所,感受了中西方傳統法治文明及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波瀾壯闊的法治進程和輝煌成就。“之前沒來過,覺得法院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地方,通過今天來參加‘法院開放日’活動,能如此近距離的參觀、觸摸這里的一切,讓我對法官叔叔、阿姨們的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希望法院能多舉辦這樣的活動,讓我的同學們都來實地看看,增強對法院的了解,學習更多的法律知識……。”一位學生代表深有感觸地說。
在下一步工作中,新野縣人民法院將更加積極貫徹新時代能動司法精神要求,進一步提高少年審判隊伍素養,不斷改進工作作風,發揚實干精神,創新工作思路,促進新野縣人民法院少年審判工作更好成長、更快發展。(供稿:王香菊 胡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