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銀行中報披露收官,銀行理財公司上半年經營情況隨之曝光。
(相關資料圖)
上半年,銀行理財行業規模出現下降,少數公司管理規模實現逆勢增長。在多元化代銷格局下,部分公司代銷渠道保有量占比明顯提升。居民投資偏好更加保守,各銀行加大產品體系和產品形態的創新力度,產品策略也更加多元。
少數公司規模逆勢增長
今年上半年,銀行理財市場規模下滑超2萬億元,理財公司的管理規模也普遍下降。
整體來看,部分國有行旗下理財公司規模下滑較為明顯。截至2023年6月末,工銀理財、農銀理財、中銀理財、建信理財、中郵理財管理規模分別為1.5萬億元、1.42萬億元、1.61萬億元、1.47萬億元、0.71萬億元,2022年末數據分別為1.76萬億元、1.78萬億元、1.76萬億元、1.91萬億元、0.78萬億元。
部分股份行旗下理財公司規模也出現下滑。截至6月末,招銀理財產品余額為2.53萬億元,較上年末減少1372.54億元。平安理財管理的理財產品余額8835.54億元,較上年末略降0.4%。華夏理財理財產品余額4718.31億元,比上年末下降8.10%。
中小銀行旗下理財公司規模整體保持平穩。截至6月末,蘇銀理財產品規模4465億元,南銀理財產品規模近3500億元,寧銀理財產品規模3460億元。杭州理財產品規模3354.79億元,較上年末下降244.2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公司產品規模上半年實現逆勢增長。如光大理財從11852.41億元升至12236.48億元;交銀理財產品余額11621.8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07%。
談及管理規模的變化,華夏理財表示,公司規模下降受債券股票市場波動加劇、銀行理財遭遇大規模贖回、存量產品清算、超額收益減少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
“面對市場波動,業務發展面臨一定的挑戰,整體規模有所減少,這正說明以往沖規模、粗放式的傳統增長方式,已經成為過去。”農業銀行副行長林立在該行2023年半年度業績發布會上表示。
代銷渠道保有量增長
在多元化產品代銷格局下,今年上半年,理財公司繼續加大代銷渠道建設,代銷渠道的保有量有所增長。
興業銀行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興銀理財通過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區域性銀行及農村金融機構等機構渠道向零售客戶銷售理財,截至6月末產品保有規模為6152.4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0.51%。通過銀銀平臺面向同業機構客戶銷售各類資管產品的保有規模為2714.2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5.01%。
部分公司行外渠道代銷規模占比進一步增長。杭銀理財表示,公司持續深化渠道經營,積極拓展行外渠道,通過國股行、城農商行、互聯網銀行等多渠道推動營銷,代銷規模較上年末增長6.74%,代銷客戶簽約數較上年末增長35.86%。交銀理財稱,截至6月末,該行行外代銷產品余額6057.48億元,占比52.12%。
今年上半年,居民的風險偏好有所下降,各理財公司也加緊調整產品研發策略。產品體系方面,林立表示,農銀理財上半年針對銀行理財客戶總體風險偏好偏低的特點,創新推出了低波、穩健系列的產品,上半年累計募集金額超過400億元。
招銀理財表示,結合市場及客戶需求,公司上半年加大了對現金類、短期封閉低波類、中長期限匹配類產品的發行力度。此外,上半年公司相繼主打配置優質資產的安盈優選(精選資產)、目標盈、期限匹配、高股息等十余個產品策略。
需要說明的是,下半年,銀行理財公司和行業規模已得到修復。林立日前在中期業績說明會發布會上表示,截至7月末,農銀理財全口徑規模達到了1.78萬億元,保持在同業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