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與CPI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是什么?
根據價格傳導規律,PPI對CPI有一定的影響。PPI反映生產環節價格水平,CPI反映消費環節的價格水平。整體價格水平的波動一般先出現在生產領域,然后通過產業鏈向下游產業擴散,最后波及流通領域消費品。以工業品為原材料的生產即工業品價格向CPI的傳導途徑為:從原材料→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的傳導。
由于CPI不僅包括消費品價格,還包括服務價格,CPI與PPI在統計口徑上并非嚴格的對應關系。因此,CPI與PPI的變化在某一時期出現不一致的情況是有可能的。但CPI與PPI長期持續處于背離狀態,這不符合價格傳導規律。若發生價格傳導出現斷裂的現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工業品市場處于買方市場以及政府對公共產品價格的人為控制等。可以順利完成傳導的工業品價格(主要是電力、煤炭、水等能源原材料價格)主要屬于政府調價范圍。
生產者價格指數的重要意義是什么?
生產者價格指數觀察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的程度,是反映某一個時期生產領域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一般來說,生產者價格指數的變動往往是消費者價格指數變動的前奏,所以稱其為先行指標。PPI指數能通過反映生產者獲得原材料的價格波動情況.推算預期CPI,從而估計通貨膨脹的風險。生產者價格指數如果PPI指數下降,通過產業鏈向下游傳導影響消費品,導致整體物價水平的下降,就要警錫通貨緊縮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