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普通住宅的認定標準是怎樣的?
以下三點只要符合一個,即為非普通住宅。 反之則為普通住宅。
1、住宅小區建筑容積率在1.5以下(不含1.5)。
2、2012年單套建筑面積在144平方米以上(含144平方米,或者房屋交易成交價160萬以上);2013年國稅總局下發的通知要求從嚴區分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非普通住宅降至120平方米以上。
3、實際成交價格高于該區市場指導價。
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區別是什么?
1、含義
普通住宅通常指的是按照民用住宅建筑標準建造的房屋,它一般都是多層或者是高層住宅。部分地區規定普通住宅是不允許商用的。非普通住宅多指的是廠房、豪宅、寫字樓、商鋪一類,它不僅能夠居住,還能夠用來進行商業活動。
2、面積
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它的面積,一般普通住宅的單套建筑面積需要在120平米以下,不同地區的標準會有所不同,比如說北京、上海普通住宅面積標準為140平米以下。廣州的普通住宅面積標準為144平米以下(含144平米)。非普通住宅面積通常會比普通住宅面積大很多,如果我們購買的房屋面積大約144平方米的話,那么就屬于非普通住宅。
3、小區建筑容積率
有些人可能會對小區建筑容積率不太了解。小區建筑容積率指的是小區建筑總面積和用地總面積之間的比例。一般來說建筑的容積率高會影響到業主的舒適程度。普通住宅的容積率通常都是在1.0以上,比如說高層住宅的容積率在5以下。非普通住宅的容積率在1.0以下,其舒適度好。
4、成交價格
房屋的成交價格是否高于該地區的指導價格1.2倍,是區分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標準之一。通常非普通住宅的價格都會高于指導價格的1.2倍以上。不同地區標準會有所調整,比如說上海地區低于同級別平均交易價格的1.44倍,就能夠成為普通住宅。簡單一點,就是上海內環以內的地區,房屋的成交價格需要低于或者是等于450萬元一套;內外環之間的房屋成交價格需要低于或者等于310萬元一套;外環之外的房屋成交價格需要低于或者等于230元一套,才是普通住宅。
關鍵詞: 非普通住宅的認定標準是怎樣的 什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