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國內公債?
國內公債是指在國內發行的公債。國內公債的債權人一般是本國的企業、組織(團體)和居民個人。國內公債的發行、債券流動和償還一般是在一國范圍內進行的,它并不影響國內資源總量,也不存在本國資源向國外轉移的問題。但是,發行國內公債可以導致國內資源在一定時期內在本國范圍內的重新配置。與國政權支配著本國的貨發行權相一致,國內公債的發行收入、本息支付一般以本國貨支付,但在某些特定條件下,也可以以外國貨支付。
國內公債與國外公債的區分在什么內容上面?
國外公債是指本國政府以及政府所屬機構向國外發行的公債。國外公債的債權人一般是外國政府、外國銀行、企業、團體和居民個人。與國內公債不同,國外公債的發行和償本付息通常會影響到本國資源存量的增減變化。國外公債發行收入和償本付息所用以支付的種情況較為復雜。一般地,發行國外公債時,可以經債權債務雙方約定,或者以債權國的貨,或者以債務國的貨,或者以第三國的貨作為支付債務國發行收入的貨和債務國向債權國支付償本付息款項。
債權人所在地域不同實際上意味著公債應債資金來源的地域差異,這一點正是將公債區分為國內公債和國外公債這樣兩種不同債型的實際意義所在。國內公債和國外公債資金來源不同,決定了兩類公債所產生的作用和影響不同。一般說,發行國內公債不會影響本國的國際收支。但是,如果國內公債發行過多,在一定條件下會引起國內資金供應緊張,利率上浮。發行國外公債,由于吸收了一定量的國外資金,利用了外資,從而有利于促進國經濟的發展。但是,對國外公債償本付息的同時意味著將本國資源轉移到國外,并且,如果國外公債發行過多,還本付息壓力過重,會引起本國國際收支不衡,甚至產生債務。
國內公債與國外公債之間的區別是相對的。例如,在人口可以比較自由地在國與國之間自由流動、公債制度比較完善、市場比較健全的條件下,政府所發行的國內公債就有可能在本國境內被非本國公民所購買。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很難斷定所發行的這部分公債是屬于國內公債還是國外公債。此外,在發行公債所使用的貨具有世界貨質的條件下,政府所發行的公債是屬于國內公債,還是屬于國外公債,之間的界限也是不很清楚的。
在一定條件下,國內公債與國外公債之間也可以互相轉化。例如,如果發行的國內公債為外國公民購買,或者發行的國外公債為本國公民購買,那么,前者意味著國內公債已經在實質上轉化為國外公債,后者意味著國外公債已經在實質上轉化為國內公債。
關鍵詞: 國內公債國外公債的區分國內發行的公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