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定征收是什么意思?
核定征收指的是政府根據一定規定或者法規,對某一范圍內涉及其管理職責的事項進行稅收征收。一般而言,政府會根據宏觀經濟準備情況來決定核定征收的實施程度,以及征收目標和方法。
核定征收的實施,最終目的是促進有序的經濟發展,降低整體的稅收率,減輕社會負擔,改善社會的整體財政收入狀況。同時,政府還要視具體情況,根據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財政收入狀況,制定適當的征收稅率,以充分利用財政收入,改善當地的生活水平。
此外,政府在核定征收過程中,通常會根據一定的規定和條款,對于企業或者其他社會團體,還會進行其他政府支持政策的發放,以提高企業發展水平,減輕企業的經濟負擔,改善就業環境。
核定征收的方法有哪些?
主管稅務機關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
1、參照當地同類行業或者類似行業中經營規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納稅人的稅負水平核定。
2、按照應稅收入額或成本費用支出額定率核定。
3、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動力等推算或測算核定。
4、按照其他合理方法核定。另外,采用前款所列一種方法不足以正確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或應納稅額的,可以同時采用兩種以上的方法核定。
采用兩種以上方法測算的應納稅額不一致的,可按測算的應納稅額從高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