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風險防控措施分別有什么?
1.接受風險。當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損失均較低時,企業可以直接接受風險的存在,不采取任何控制措施。
2.降低風險。當風險發生的可能性較高但損失較低時,企業可以采用更嚴格的內部控制措施防止或糾正該事項。常見于現金、存貨等常規經營事項的控制。
3.分擔風險。當風險發生的可能性較低但損失較高時,企業可以采用轉移、分擔風險的措施。例如,購買保險、套期保值、合作開發、外包等。
4.避免風險。當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損失均較高時,企業應該停止該活動。例如,推出經營業務、停止合作、推出市場等完全規避風險的措施。
企業風險應對策略包括哪些?
企業風險應對策略包括風險承受、風險規避、風險分擔和風險降低。
風險承受是指企業對所面臨的風險采取接受的態度,從而承擔風險帶來的后果。企業因風險管理能力不足未能辨認出的風險只能承受,對于辨認出的風險,也可能由于以下幾種原因采取風險承受策略:缺乏能力進行主動管理,對這部分風險只能承受;沒有其他備選方案;從成本效益考慮,風險承受是最適宜的方案。
風險規避是指企業主動回避、停止或退出某一風險的商業活動或商業環境,避免成為風險的承受者。
風險分擔是指企業為避免承擔風險損失,有意識地將可能產生損失的活動或與損失有關的財務后果轉移給其他方的一種風險應對策略,包括風險轉移和風險對沖。
風險降低是指企業在權衡成本效益之后,采取適當的控制措施降低風險或者減輕損失,將風險控制在風險承受度之內的策略。具體包括風險轉換、風險補償和風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