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解度是指某些藥物劑型(片劑、丸劑等),使用藥典規定的檢測裝置,在一定條件下測得的全部崩解并通過篩網所需時間的限度。所用崩解介質通常是水、人工腸液、人工胃液。測定溫度為對37±0.5℃。是衡量藥品質量的指標之一。凡規定檢查溶出度、釋放度或融變時限的制劑,不再進行崩解時限檢查。
片劑崩解度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1. 崩解劑的影響:凡不溶或難溶于水以及制成片劑難以崩解的藥物,需在制片時加崩解劑。崩解劑一般均為親水物質,具有濕潤性,能使水進入片中,引起片劑膨脹,體積增大,從而瓦解片劑的結合力,促使片劑崩解。一般常用的崩解劑有干澡淀粉、表面活性劑、泡騰崩解劑等。目前國內外公認的性能較好的崩解劑(如羧甲基淀粉鈉、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和羧甲基纖維素鈣等)都有較強的吸水膨脹性。崩解劑的用量和加入方法,也決定著片劑崩解速度的快慢。在一定的范圍內,崩解劑的用量增多,片劑崩解加快。加入方法有三種:
(1)外加法:崩解劑與干燥后的顆粒混合,崩解劑位于顆粒之外。
(2)內加法:在制粒前混入,崩解劑位于顆粒之內。
(3)雙加法:即部分崩解劑加入顆粒之內,另一部分混入干操的顆粒之中。試驗證明,當崩解劑的總用量相同時,采用外加法制成的片劑崩解快,內加法制成的片劑崩解慢。
2.粘合劑的影響:粘合劑對片劑的崩解時間影響較大。這可能是由于膠類物形成的屏障延緩了水分的透入,影響了溶解和分散的速度。不同粘合劑對片劑的崩解,有不同的影響,例如同濃度的糖漿比淀粉漿影響大。
3.潤滑劑的影響:潤滑劑的用量越大,對片劑的崩解速度影響也越大。因為潤滑劑一般均為疏水性或親水性較小的物質,在壓片時能在片劑周圍形成一層疏水性薄膜,阻止水分的透入。
4.原料的影響:同一個品種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對崩解度也有明顯的影響。如這主要是在原料生產中工藝條件變化。在從生產實踐中也發現崩解度與原料的晶形也有著一定的關系。
5.生產工藝過程的影響:使用同一種原輔料,按照一定的生產工藝進行生產,其產品的崩解度也有所不同。它與攪拌時間、粘合劑的濃度與溫度、制粒方法、顆粒強度、壓片的硬度、速度等因素均有影響,但影響的程度頗有不同。顆粒的強度對崩解速度有著一定的影響。凡是顆粒強度大或吸收粘合劑較多的顆粒,崩解速度慢。壓片所施的壓力與片劑的硬度對崩解時間有著影響,壓力增加,崩解時間相應增加。
6.貯存條件的影響:片劑的組成和貯存條件也能影響一些片劑的崩解時間。凡是應用糖類為粘合劑所制的片劑,在室溫條件下變化不大。包裝容器的封閉度、存放藥品的環境條件,均有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