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聯網的發展,產業生態競爭將日趨激烈。”7月27日,在“科學與中國”20周年重慶科普報告會暨第六期重慶市領導干部科技講堂中,中國科學院院士、通信網絡領域專家尹浩在線上作《物聯網發展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主題報告時表示,人工智能正在驅動物聯網從“萬物互聯”邁入“萬物智聯”。
尹浩表示,物聯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物聯網產業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深刻改變著傳統產業形態和人們的生活方式,催生了大量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引發了全球數字經濟浪潮。
在我國,2018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新型基礎設施的概念,強調要“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在尹浩看來,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高度集成和綜合運用的物聯網,在新基建的浪潮下正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成為重塑生產組織方式和促進社會發展與進步的基礎設施和關鍵要素。
目前,在新基建浪潮推動下,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正迎來爆發的戰略機遇期。圍繞供給側、需求側和智慧城市三大應用領域,物聯網與垂直行業的融合應用日益深入,覆蓋場景日趨廣泛。
談及未來發展,尹浩表示,新基建在給物聯網產業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產業生態競爭也日趨激烈,迎來諸多挑戰。一是核心基礎能力依然薄弱,產業生態競爭力不足。二是缺少整合和龍頭企業的引領,產業鏈協同性不強。三是相關的標準體系仍不完善。四是物聯網與行業融合發展有待進一步深化。五是網絡與信息安全形勢依然嚴峻。
如何應對挑戰,抓住機遇?尹浩提出,圍繞供給側、需求側,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物聯網+新型產業體系,驅動物聯網產業協同發展是關鍵。“必須同步推進物聯網網絡建設、加強物聯網標準和技術研究、提升物聯網應用廣度和深度、構建高質量產業發展體系、建立健全物聯網安全保障體系等五個方面工作,推動物聯網產業全面、健康、快速發展。”尹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