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外面打零工都是熟人介紹,現在通過家門口的零工市場就能找到滿意的工作,公司還可靠,一天就能有300多元的收入。”談及家門口建設的零工市場,山西省陵川縣小召村村民李俊平頗為感慨地說。
零工市場是擴大就業容量、完善就業市場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山西立足實際,聚焦產業企業用人需求,全面推進公益性零工市場縣縣全覆蓋。截至今年7月底,山西省117個縣(市、區)已建成公益性零工市場90家,建成覆蓋率77%;其中,已試運行的61家,運行以來累計提供零工崗位7.05萬個、服務零工5.42萬人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厚植沃土 加快零工市場建設
“沒想到零工市場服務這么好,還有吃飯的地方,餐費5元,一葷一素,主食免費,最主要是能讓我們有個落腳的地方。”不久前,一位剛來運城零工市場找活兒的臨時務工人員王曉麗說,打零工沒有工具,還可以在零工市場的工具租賃室租借一些工具,這太貼心了。
2020年9月,針對零工人員“匹配難、吃住難、交通難、維權難”等問題,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三級人社部門就對標謀劃開展了相關工作,建立山西省首個“零工之家”。
不光在運城,山西省其他市縣均緊密結合縣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建設實際,采取“利用現有招聘大廳改建、整合公共資源新建”等方式規劃建設零工市場,并緊密結合城市建設規劃和產業布局,充分考慮勞動力數量、零工分布和交通便利度等因素規劃選址,加快建設零工市場。
7月21日一大早,在位于太原市王化街道的萬柏林區“零工市場”已經不時有求職者進出,走進大廳內,工作人員正詳細了解求職者信息,并為他們推薦合適的崗位。
“我們是太原市建設的首個‘零工市場’,去年7月建設而成,附近居民是采煤沉陷區24個村的村民搬遷過來的,缺少技能和求職經驗,靈活就業人員比較多,根據這種情況,選址于此。”萬柏林區零工市場運營負責人孫峰說。
因地制宜抓規劃,服務更多的靈活就業人員,山西各地做出了不同的探索。陽泉市人社部門按照“政府建設、人社部門主導、市場化或公共機構運行”的模式,通過盤活利用現有公共資源或采取租賃方式解決場地問題,統一規范服務管理,使用全省統一的零工信息服務平臺,崗位信息線上和線下同步采集、一體發布、動態更新,確保零工服務“不打烊”;懷仁市在零工聚集地規劃新建零工市場,市場內有等候休息區,配套有飲水機、充電器等便民設施,加大宣傳和服務力度,引導零工到公益性市場找活,即時推送適合的崗位。
今年2月,山西省人社廳、省財政廳印發的《山西省“公益性零工市場縣縣全覆蓋”工作實施方案》提出,省級安排資金9320萬元支持各縣(市、區)零工市場能力建設和基礎建設,根據地域、人口等因素,每縣給予60萬元至120萬元一次性支持。“本年內,按照‘政府建設、規模適度、功能完善、服務便捷’的思路,將建設117個‘政府所有、公益服務’的零工市場。”山西省人社廳有關負責人表示。
優化服務 促進就業供需匹配
“零工市場提供的崗位多,可以隨意挑選自己心儀的工作,就像逛超市買東西一樣方便。”“我在零工市場登記不到1小時,就找到了一份酒店服務員的工作,以后農閑時,都可以就近找活干了。”“通過10天的學習,我掌握了基本的插花技能,準備在縣城花店找個活干,在接送孩子上學之余,掙點錢補貼家用。”……
群眾享受零工市場優質服務的背后是山西人社部門所做出的努力。近年來,山西各地人社部門推動將公益性零工市場納入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公開服務項目,明示經辦流程,落實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首問負責、服務承諾等制度。已建成運行的零工市場,普遍組織業務培訓,提高工作人員職業指導、創業指導能力;建立零工求職招聘信息服務制度,提供零工信息服務;建立“即時快招”服務模式,提供零工快速對接服務;開展職業技能、創業等培訓,提供就業創業培訓服務;針對性開展就業援助,提供困難零工幫扶服務;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提供權益保護服務。
“我們是一家餐飲企業,婚宴,升學宴會每次都是需要很多的傳菜員、洗餐工,大約每次十幾人,零工市場和我們建立了對接服務,解決了我們臨時用工問題。”黃河人家人事部門負責人陳杰說。
在實踐中,為提高招聘效率,實現招工找活“點對點”精準對接,一些零工市場還搭建“全鏈條”服務平臺,配置了遠程面試設備,建成了智慧就業服務系統。比如,運城市把大數據、信息化作為賦能就業、方便求職的重要途徑,市場先后采集零工求職信息2.3萬余條,根據數據信息,先后包車200余次、包機8次,幫助2萬余名農民工實現外出就業;介休市同步開展線上建設工作,在14個鄉鎮(街道)就業服務站拓展“居民求職群”和“企業招工群”,動態為勞動者和企業提供“短平快”的即時服務,實現求職者與用工企業的高效對接……
強化管理 建設規范化零工市場
炎炎夏日,晉城市陵川縣零工市場大廳卻格外涼爽,“即時快招、雇主好評、找活方便”的標語格外醒目,洽談區、代工區、政策咨詢窗口等為靈活就業人員提供服務,營造良好的就業環境。
“陵川縣零工市場建成于今年6月,占地500平方米,對照常用業務項目合理設置功能分區和服務窗口,標準化建設零工市場,確保具備求職登記、信息咨詢、對接洽談、候工休息等服務功能。”陵川縣人社局有關負責人說。
為求職者提供標準化的服務項目和流程,在廣泛征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山西省人社廳辦公室發布《關于進一步健全完善公益性零工市場制度機制的通知》,對全省零工市場相關制度機制進行統一規范,實現了“五統一”,即統一名稱標識、統一管理制度、統一工作制度、統一服務內容、統一求職流程。
以標準化引領規范化發展,山西人社部門突出規范抓管理,有效提升了零工市場就業服務的整體水平。
“以前,我們打零工,都是在馬路邊‘趴活兒’,風里來雨里去,有人過來招人,我們就一擁而上,亂糟糟也很不安全。”臨猗縣靈活就業人員程曉鵬說,現在有了規范的零工市場,不光提供免費設備設施,還能迅速幫零工匹配到合適的工作,政府這一暖心事真是辦到了群眾的心坎上。
如今,在山西省公益性零工市場,清晰的服務流程和專門的服務人員,免費為轄區內靈活就業人員和用工主體提供針對性服務,特別是加強對用工主體發布招工信息的真實性審核,公開服務熱線和投訴舉報方式,規范市場秩序,擦亮了公益性零工市場的服務品牌。公益性零工市場的規范管理和有溫度的就業服務得到了群眾的廣泛認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