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海南省政府印發實施《“技能自貿港”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通過三年努力推動“技能自貿港”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使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體系更加完善,尊重技能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推動技能人才社會地位明顯提升。到2025年,海南省新增技能人才15萬人以上,技能人才總量達到80萬人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總量達到12萬人以上。
《行動方案》主要圍繞海南自貿港高質量發展要求,在培養、引進、使用、評價、激勵等五個方面提出了15條“硬核”措施,著力打造愛崗敬業、技術精湛、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技能人才隊伍。
海南省堅持產教融合、服務發展的原則,圍繞“產業鏈”布局“人才鏈”,依托“人才鏈”賦能“產業鏈”,為自貿港建設精準輸送技能力量。打造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專業體系,緊貼自貿港四大主導產業動態調整職業學校專業設置,聚焦人工智能、工業機器人、機械制造、新能源汽車等重點領域培養技能人才。實施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加大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數字營銷等新技能培訓力度,增強產業工人數字技能素質。
堅持機制創新、多元評價的原則,海南省打破技能與專業技術人才評價界限以及學歷等限制性條框。對技能與專業技術人才貫通的職稱系列,具備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的技能人才均可參加職稱評審。推行“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崗位)制度,鼓勵企業增加技能等級層次,試點開展特級技師、首席技師評聘工作,培育高技能領軍人才。對技能高超、業績突出的一線職工,打破學歷、資歷、年齡等限制,直接認定為高級工以上職業技能等級。
堅持以用為本,提質增效的原則,海南省用好用活人才,增強技能人才供給能力和供給質量。實施“南海新星”技能人才平臺項目,支持技能人才參與技術推廣、專利申請、標準制定、傳技帶徒以及承擔企業技能人才培養任務。將高技能人才配置狀況作為生產經營性企業及其他實體參加重大工程項目招投標、評優和資質評估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