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直線前進不行就曲線迂回,一口氣不能抵達就分步驟推進,先就業、再擇業,不失為一種理性選擇
高校畢業生先找一份工作,穩定下來,再靜下心努力追求、學習創造,心無旁騖、腳踏實地,定能離目標越來越近
眼下,應屆高校畢業生已經離校,有些畢業生尚未找到工作。畢業生人數創新高,結構性就業矛盾仍在……種種原因,導致今年的就業壓力較大。
就業是人生中一次重要選擇。選擇什么樣的工作,往往意味著選擇什么樣的人生。也要看到,隨著社會開放、經濟發展、科技進步,“一干就是一輩子”的狀況業已改變。就業是尋求一步到位,還是先安頓下來再求長進?這是不少高校畢業生擇業時需要回答的問題。
有媒體日前報道了兩名碩士畢業生對“先有份工作”和“堅持找到理想工作”的態度,揭示了不少年輕人的擇業心態。一名畢業生原本只盯著“理想崗位”不放,屢屢受挫后“看開了”,進入一家企業工作,待遇尚可,工作比較順心。另一名畢業生抱有“高不成也不將就”的心態,堅持一定要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仍然待業。一邊是一些畢業生一味堅持、耗時費力,未必能如愿以償;一邊是不少招聘單位空崗虛位以待,等待求職者上門。面對變化的就業形勢,年輕人擇業時不妨把眼光放長遠些,多些靈活,多些變通。
莘莘學子學有所成,想尋找自己滿意的工作崗位,此乃人之常情。但客觀而言,剛走出校門的高校畢業生不僅工作經驗、職業能力、社會閱歷以及知識本領的全面性等方面有所欠缺,對就業市場的認知也存在不足,擇業更需有理性務實的態度。直線前進不行就曲線迂回,一口氣不能抵達就分步驟推進,先就業、再擇業,不失為一種理性選擇。
有些高校畢業生遲遲邁不出就業第一步,與其思維不夠靈活、觀念不夠變通有關。有人認為邁出“崗位低就”這一步就等于定下終身,就失去了從事更理想工作的機會。其實,現實情形恰恰相反。職業道路漫長而多變,由社會環境、時代機遇、自身奮斗等多種因素決定。高校畢業生步入社會后,只要努力學習、認真工作,其閱歷、經驗、知識、能力都會得到提升,既往的興趣愛好、職業設定、理想目標也可能改變。高校畢業生應該在職業選擇上表現出自信、勇敢,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走好職業之路。
高校畢業生找工作時能否“高成”,主要在于是否具備長期學習的能力。從這個角度說,有些高校畢業生的第一份工作不夠理想,甚至跨專業就業、用非所學,未必是一件壞事。這樣可以了解、熟悉相關行業的真實情況、核心競爭力、上下游完整的產業過程,能夠積累經驗、見識,增強人際溝通能力、專注力和定力,學到書本之外的專業知識。在這些方面有所進階,有利于提高工作技能,有助于精進專業能力。到時候,不管是繼續在本單位、本行業深耕,還是更換職業發展賽道,都會更有底氣。
很多擔綱經濟社會發展重任的杰出人才,都是從基層、底層干起,從事過多種行業、職業,經受過多方面鍛煉、錘煉,經歷過多次失敗、挫折。設若他們當初懼怕踏入基層,不愿從事看似不起眼的工作,怎能有后來的厚積薄發、脫穎而出?高校畢業生先找一份工作,穩定下來,再靜下心努力追求、學習創造,心無旁騖、腳踏實地,定能離目標越來越近。
靈活變通、順時順勢,可謂人生圭臬。在現今的就業環境下,高校畢業生不妨主動轉變觀念、調整心態,理性務實、放下身段,走出就業困境,走上就業坦途。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