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養老錢水漲船高 托起幸福晚年

2022-07-28 12:13:43 來源:中國勞動保障報

仲夏時節,下午五點,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東塔鎮黎明村九隊隊長紀旭東干完農活,跨過穿村而過的秦渠,在本村便民金融服務點使用社保卡支取出200元養老金。

紀旭東今年61歲,在全村89名60歲以上領取養老金待遇人員中,他領取的養老金第二多,每月有468.02元,這讓紀旭東臉上有光。“參保以來,我選擇過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3000元繳費檔次,繳得越多,政府補貼越多,個人領取的養老金越多。”紀旭東心里跟明鏡似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寧夏不斷鞏固和完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體系,將待遇調增工作列入自治區為民辦實事序列,持續提升基礎養老金水平。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從2011年制度建立之初的55元增加到目前的261元,增長375%,待遇水平逐步提高,群眾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七年提標計劃”

“2011年,寧夏在全國率先將‘新農保’‘城居保’合并,建立‘一制十二檔’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2017年又率先將12個繳費檔次優化調整為6個繳費檔次。”談及自治區城鄉居保制度初期運行狀況,寧夏回族自治區人社廳黨組成員、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局長李明表示,2011-2017年期間,在國家調增的基礎上,寧夏城鄉居保基礎養老金先后4次調增,累計提高50元。

老有所養是重大民生工程,上調基礎養老金,是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生動體現。2018年以來,寧夏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實施“七年提標計劃”,2019-2025年期間每年調增基礎養老金5元。

“2023年,寧夏將待遇調增工作列入自治區為民辦實事序列,增加資金投入5575萬元,提高基礎養老金10元/月。此次調整是落實‘七年提標計劃’的第五次調整,也是制度建立之后寧夏第十次調整基礎養老金。”寧夏人社廳養老保險處處長崔新穎表示。

為兜牢特殊群體“底線”,寧夏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六類繳費困難群體,由政府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繳費檔次的養老保險費,并享受30元財政補貼。2023年,寧夏符合條件六類困難繳費群體參保14.5萬人,代繳費1160萬元。

截至目前,寧夏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33.7萬人,領取待遇人數48.56萬人。隨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覆蓋穩健鞏固運行,養老保障資金投入漸進增加,資金支撐持續增大,2023年從中央到地方各級財政在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入口”補貼支出1.12億元,養老金發放“出口”補貼支出14.82億元,兩項共計15.94億元。

壓實責任同步調

靈武市是銀川市代管縣級市,也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人口29萬人,城鄉居保參保人數7.86萬人,待遇領取人數1.18萬人。

“2022年,靈武市城鄉居保人均養老金318元,基礎養老金每人每月280元,其中中央財政承擔98元,自治區財政承擔82元,靈武市財政承擔 100元。”靈武市社保中心主任王梅玲介紹,2022年靈武市落實各類城鄉居保財政補助資金3964萬元,其中中央財政1283萬元、自治區財政1444萬元、靈武市財政1237萬元。

建立各市、縣(區)政府籌資和責任分擔機制,是寧夏城鄉居保一大特色。各級政府建立起與經濟發展水平、居民收入、物價水平、GDP總量、公共預算收入支出財力等關聯因素、系數指標確定調增數額,形成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待遇水平隨經濟發展而逐步提高,確保城鄉居民更好享有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各級政府在中央和自治區調增的基礎上均不同程度提高本地基礎養老金,同步發揮財力保障能力,形成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責任分擔、基礎養老金資金結構多元格局,建立各市、縣(區)政府籌資和責任分擔機制,各級政府在中央和自治區調增的基礎上均不同程度提高本地基礎養老金50-140元。”李明表示。

固原位于寧夏南部,是寧夏五個地級市之一和唯一非沿黃城市。截至2023年6月底,固原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71.51萬人,60歲以上符合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人數14.4萬人。

“固原市始終把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水平作為一項民生工程來抓,在保障老年居民基本生活、調節收入分配、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揮減震器、穩壓器作用。”固原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建軍表示。

據介紹,固原市將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調增列入民生實事之中,實施城鄉居民收入提升行動,市、縣(區)克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財政增收減少的困難,多方籌措資金,落實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配套提標政策,積極協調建立完善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不斷提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水平,確保及時足額發放到位。

“固原市各縣(區)人社、財政、民政等部門強化協調聯動,全力做好個人基礎養老金、個人繳費檔次、政府補貼等標準的測算調整,落實配套資金,做好數據比對和各項業務銜接,確保按時足額發放。”固原市社保中心主任王志彪表示。

近年來,固原市采取“小步快跑”方式,不斷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堅決兜牢民生底線,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作出社保貢獻。

“目前,固原市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年人均達到2652元,占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8.7%,有力保障了城鄉居民的基本生活,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王建軍說。

多措并舉“激勵調”

為建立多繳多得和繳費補貼激勵機制,寧夏動態調整繳費檔次,將最高檔次提升至3000元、配比財政補貼達320元。同時,寧夏健全長繳多得機制和高齡人員傾斜辦法,繳費滿15年以上,每增加一年繳費,每月增加基礎養老金不少于2元;對65、70、75和80周歲人員分別每月加發養老金2元、4元、6元和8元。

“寧夏允許參保人員在同一年度內多次繳費,對自主選擇高檔次繳費的政府代繳費人員,代繳費直接計入個人賬戶。隨著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參保意識不斷提高,選擇高檔次繳費的人員越來越多,個人賬戶養老金也越來越高。”崔新穎說。

隨著養老保險制度運行深入人心以及經濟條件和參保觀念轉變,政策導向作用比較明顯,參保可持續性逐步增強。廣大居民正在擺脫長期形成的子女養老、土地養老傳統觀念影響,轉變政策周期長、見效慢等固有認知,參保繳費積極性得以提升。隨著年齡增長,繳費額逐步增大,越是接近領取養老金年齡,越是選擇較高檔次繳費,主要原因在于臨近享受待遇年齡預期,期望得到較高養老保險待遇所致。同時,避免從眾心理干擾,居民根據個人實際自主選擇繳費檔次,尤其是南部山區、中部干旱帶等欠發達地區部分家庭在繳費能力有限情況下仍然選擇中高檔次繳費。

“個人繳費3000元,政府補貼320元,繳費年限達到15年,每月領取養老金就有638元;繳費每增加一年,基礎養老金每月增加4元。”在靈武市宋橋村村部,每當有村民來咨詢城鄉居保繳費事宜,社保協辦員馬桂蓮總會舉起一張黃色A3紙大小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及待遇測算表》。

馬桂蓮操作電腦非常熟練,全體村民繳費、領待情況一查便知。“雖說有這張測算表,村民們一看便明白‘多繳多得’的道理,但誰家老人領取的養老金最高,便是宣傳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最佳榜樣。”馬桂蓮告訴記者,去年4月,宋橋村村民王文花開始領取養老金,每月達到572.8元,這在全村一下就傳開了,今年不少村民選擇最高3000元繳費檔次。

作為一名社保協辦員,馬桂蓮負責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領取養老金待遇、死亡喪葬費、資格認證等高頻事項,讓群眾在家門口辦好社保業務,贏得群眾“最好辦的事”口碑。

王梅玲介紹,2013年以來,為加強基層社保經辦工作力量,在靈武全市70個行政村、15個社區的村委會、居委會工作人員中,各聘用1名社會保險工作兼職協辦員,每名社保協辦員聘期為5年。“兼職協辦員已成長為服務基層群眾辦理社保的橋頭堡、排頭兵,每年辦理社保事項3.5萬余件。”王梅玲說。

堅持盡力而為,提升保障水平。下一步,寧夏將圍繞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社保體系目標,繼續優化完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多方籌資調整機制,將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作為寧夏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序列,不斷強化社保管理措施和夯實經辦服務,在建機制、可持續、惠民生等方面見真章出實招,在保基本、穩增長、利長遠等方面精準施策發力。

關鍵詞: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