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日前,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啟用了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信息化監控預警平臺,對工程建設領域勞動用工執法進行全流程監管,從源頭上預防欠薪問題,為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再上一道“保險”。
該監控預警平臺主要通過建筑企業及時錄入、全過程動態監控預警、監管部門聯合處置三個環節,將施工企業建筑工人信息實名制錄入、人工考勤、銀行代發工資全部整合,實現全區工程建設領域從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到工資發放的實時監管,并同步與省市信息系統實現互聯互通。通過信息化的提升,勞動監察部門大大減少了入企檢查頻次,做到對欠薪隱患的“事前預防、事中監督、事后處理”,有效提升了轄區營商環境和勞動保障監察服務水平。
目前,該監控預警平臺已上線監管在建工程項目16個,實名錄入2311名工人。有效預防了欠薪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實現了對重點行業勞動用工、工資支付的全過程動態監管和風險預警。
下一步,金安區人社部門將嚴格按照要求,聯合各行業主管部門,深入各在建工程項目,有針對性地提供指導服務,變事后處罰為全過程指導。利用監控預警平臺的預警作用,積極化解勞資糾紛,變被動“清欠”為主動“防欠”,及時發現欠薪苗頭,化解欠薪隱患,從源頭上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