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業愿為技校生開高薪,這既與我國經濟轉型產業升級有關,也離不開技工院校主動適應市場需求、創新教學方式、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
技校生變成“香餑餑”,表明就業市場技能人才缺口較大,這對技能人才培養的規模和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每逢畢業季,就業都是熱門話題。今年,我國應屆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1158萬人,再創新高。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技校生卻成了“香餑餑”。
(資料圖)
據《羊城晚報》近日報道,走進廣東省多所技工院校的招聘現場,不難感受到企業轉型升級后對技能人才的渴求。一些行業巨頭向技校生開出豐厚的薪酬待遇,頂崗實習期間月薪達4000-5000元。一些企業連明年才畢業的技校生都搶著要,開出4500元以上甚至萬元的高薪。
今年,部分高校畢業生對就業難有了切身體會。從供給端來說,今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就業市場涌入大量求職者;從需求端來看,中小微企業是畢業生就業的主陣地,但當前一些中小企業發展面臨難題,一時沒有擴大生產的需求。國家統計局6月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我國16-24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20.8%,青年失業率處在高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面臨嚴峻考驗。
為了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相關部門推出了很多措施。近日,人社部啟動2023年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不久前,人社部會同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工商聯,在全國啟動“就業揚帆政策護航”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政策宣傳周活動。顯然,這些行動可以給高校畢業生帶來更多就業機會,創造更好就業環境。而技工院校畢業生受到企業激烈爭搶,對于破解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帶來不少啟示。
首先,高校不妨向技工院校“取經”。過去,一些人把上技工院校看成“沒有其他選擇的最后選擇”。但近年來,技校生就業率在90%以上,而且就業質量較高。很多企業愿為技校生開高薪,這既與我國經濟轉型產業升級有關,也離不開技工院校主動適應市場需求、創新教學方式、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一些高校應向技工院校學習,讓教育更能滿足市場需要,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其次,青年可考慮就讀技工院校。隨著今年高考落下帷幕,如何填報志愿是擺在考生和家長面前的一道考題。從往年情況看,成績超過普通高校錄取線的考生往往不愿選擇技工院校。但有的學生忽略了專業對口問題,將來畢業時可能不好找工作。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對技能人才的需求持續走高,學生選擇技工院校可以獲得較好的工作機會。考生和家長應改變對技工院校的認識,填報志愿時充分考慮就業問題,重視技工院校。
再次,校企要加快從傳統合作邁向產教融合。技校生變成“香餑餑”,表明就業市場技能人才缺口較大,這對技能人才培養的規模和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入推進產教融合,可以壯大技能人才隊伍,提高培養質量,充分滿足企業的用工需求。加強校企合作,能實現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高效對接。如此一來,無論是企業自辦職業教育,還是與高校、技工院校合作,都能有效培養所需人才。
另外,技校生在就業市場吃香,也啟示社會各方轉變觀念,重新審視技工院校及其畢業生。過去,由于種種原因,有人把技工教育貼上“差生教育”的標簽。如今,企業高薪搶技校生,加速推動人們改變對技工教育的認知。
未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會帶來日益旺盛的技能人才需求,技校生還會持續吃香。對于青年而言,選擇技工院校,學習一技之長,意味著擁有更多就業機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