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您好!方便互加一下微信嗎?我負責與您對接業務,協助認定有關馬勇轉正定級前的工齡問題。”6月7日,安徽省蚌埠市人社局養老保險科工作人員范凱撥通了上海市社保中心嘉定分中心工作人員朱晴晴的聯系電話。
當天上午,蚌埠市人社局收到來自上海市社保中心嘉定分中心關于協查馬勇1992年底連續工齡及視同繳費年限的工作函。按照協商安排,養老保險科工作人員范凱負責協助辦理。協查函反映,參保人員馬勇原是蚌埠市肉類聯合加工廠職工,人事檔案顯示其于1983年3月轉正定級。6月初在上海市嘉定區辦理退休時,馬勇申請認定1979年12月至1995年12月期間的工齡。上海市社保中心嘉定分中心經審核發現,馬勇的個人檔案中缺少1983年3月轉正定級前工作經歷認定的相關手續和文件依據。
根據來函提供的身份證號碼,范凱隨即登錄蚌埠市人社局自主開發的檔案數字化管理系統。經查,馬勇的人事檔案中《集體所有制單位人員審批表》和《學徒轉正定級呈報表》均有其1979年12月進入蚌埠肉聯廠服務公司工作的記載。根據安徽省關于臨時工工齡計算問題的政策規定,可以認定其1979年12月至1995年12月期間視同繳費年限。
當天下午,范凱與朱晴晴開啟微信視頻通話,在認真介紹了查詢情況后,范凱把視頻鏡頭對準檔案數字化管理系統,讓朱晴晴逐一瀏覽查看了調取的馬勇相關電子檔案圖片。之后,還將協查回復函草稿的照片通過微信發給朱晴晴。
“因為是跨省辦理退休業務,我們想要了解一下安徽省關于臨時工工齡認定的相關政策文件。”半小時后,朱晴晴再次與范凱開啟微信視頻通話,瀏覽審視了范凱展示的安徽省人社廳視同繳費年限政策相關文件。隨后,范凱把視同繳費政策文件連同加蓋公章的正式回復函一并拍照,向對方發送了圖片消息。至此,一項異地參保企業職工退休工齡認定的協查工作圓滿辦結。
工齡認定的效率和精準度與異地退休人員享受養老待遇密切相關。為此,蚌埠市人社局制定專項預案、規范協查流程、建立專班專人機制,認真對待和辦理每一封來函來訪和電話咨詢,確保一周內辦結回函。今年以來,已先后辦理回函20余件,受到異地退休人員的交口稱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