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的藏族孩子們,從高原到平原、從草場到企業、從陌生到熟悉,穿上嶄新的工作服,在實操中汲取先進的技術知識,這是就業援藏新模式實施以來的生動畫面。
(資料圖片)
近年來,湖北人社系統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對口支援西藏工作部署,把就業援藏作為促進邊疆穩定、民族團結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大力推進西藏籍高校畢業生到湖北就業。
“定制式”幫扶
用心打好就業援藏組合拳
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西藏每年應屆高校畢業生達4萬人,但區內僅能提供就業崗位4000個左右,占就業需求的10%。解決西藏籍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就業窄、就業質量不高問題,已成為影響西藏民生改善、社會發展、民族團結、邊疆穩定的重要因素。為此,湖北人社系統將就業援藏作為工作重點,堅持需求導向,精準發力,多措并舉,吸引更多西藏籍高校畢業選擇湖北。
針對西藏籍高校畢業生更青睞國企、事業單位的特點,湖北人社系統每年組織企事業單位進藏開展定向招聘。2020年湖北受疫情影響嚴重,在省內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仍將定向招聘事業單位崗位從原來的每年20個增加到42個,“十四五”期間,增加到每年不少于60個事業單位崗位和100個國企崗位。截至目前,共有142名西藏籍高校畢業生通過專項招聘就職湖北事業單位。
在招錄政策上,對西藏籍高校畢業生實行特殊政策,通過降低學歷要求、專業限制等方式,創造西藏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優勢。其中,對報考湖北“三支一扶”計劃的西藏籍高校畢業生,實行筆試加3分的政策,2020年至今,共有91人享受優惠政策。
此外,為滿足西藏籍高校畢業生技能提升需要,由西藏自治區人社廳和湖北省人社廳共同授牌,在武漢建立“湖北省西藏籍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在見習基地設立職業技能鑒定所,為西藏籍高校畢業生開展職業培訓和技能鑒定,鼓勵他們掌握一技之長,拓寬就業之路。截至目前,已有超1000名西藏籍高校畢業生通過基地實現實習、培訓、就業,近百人通過技能鑒定。
“組團式”就業
用力擦亮就業援藏新品牌
在就業援藏過程中,湖北人社系統堅持創新方式方法,探索“組團式”市場化就業,促進更多西藏籍高校畢業生就業湖北。并聯合西藏山南市組織三批次、數百名山南籍大學生來鄂開展就業體驗活動,宣傳推介湖北歷史人文風貌。
2021年,西藏自治區人社廳就業援藏區外“組團式”市場就業工作推進會在湖北黃石召開。今年,山南市人社局組織在鄂就業學生家長代表22人回訪考察,進一步增強來鄂西藏籍高校畢業生的認同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湖北人社系統還深入西藏籍大學生較多的湖北民族大學、中南民族大學,開展“就業創業政策進校園”活動,面對面宣講湖北就業政策和就業形勢。同時,依托湖北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隊、山南市人社局宣傳湖北優惠政策,并結合每年進藏開展的定向招聘活動推介湖北,促進更多西藏學子來鄂就業。
湖北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隊、山南市人社局、黃石市第六批援藏工作隊還聯合組織勁牌集團、華新集團等優質企業提供就業崗位,幫助141人在湖北實現就業,“鄂藏情”組團式市場化就業深入人心。
在“組團式”就業的探索過程中,湖北人社系統還確立了“制度管人、情義感人、待遇留人、崗位煉人、事業成人”的就業援藏工作新理念,探索實施“組團式”人崗精準對接、“市場化”雙向自由選擇,打出一套政策支持“組合挙”,讓來鄂就業的西藏籍高校畢業生愿意來、留得下、能發展、快成才。
“專員式”服務
用情搭建就業援藏連心橋
湖北人社系統始終把就業援藏作為增進民族交流交融的重要抓手,在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顧西藏籍高校畢業生,幫助他們更快更好融入湖北。
為來鄂西藏籍高校畢業生配備“一對一”專員,提供檔案托管、職稱評審等全程代辦,協調解決語言交流、文化娛樂、交通出行等難題,創造條件提供交友婚嫁、子女入學等服務。大力實施“才聚荊楚”工程,對西藏籍高校畢業生一視同仁,積極提供職業介紹、職業指導、就業見習、創業指導等公共就業服務。湖北公共招聘網開辟服務專區,及時向西藏學子推送招聘、創業等信息,幫助他們求職就業。黃石市第六批援藏工作隊提供牽線搭橋、穩崗就業全鏈條“保姆式”服務,為推動就業援藏發揮了積極作用。
目前,湖北人社系統已將西藏籍高校畢業生納入全省鼓勵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支持范圍,對符合條件的創業項目,自2022年起,將扶持資金由原來的2萬元-20萬元提高到5萬元-50萬元。落實大學生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自主創業稅費減免等就業扶持政策,對符合規定的給予5000元一次性創業補貼。
下一步,湖北人社系統將每年組織進藏開展定向招聘活動,提供不少于1000個企業崗位。并進一步加大宣傳引導力度,鼓勵西藏籍高校畢業生轉變就業觀念,促進更多西藏籍高校畢業生來鄂實現穩定就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