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浙江省湖州市聚焦工傷事故易發多發的工程建設項目領域,多措并舉、靶向施策,有效降低工傷事故的發生率,保障職工生命健康。今年一季度,該市市本級按建設項目參加工傷保險人數14.91萬人。
部門協作
建設項目應參盡參
(相關資料圖)
近期,南潯經濟開發區塘南單元地塊工程(南區塊)項目即將開工。項目負責人王經理在辦理開工許可證時,建設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小張告知他要及時為職工參加工傷保險,并出具督促施工承包單位辦理參加工傷保險手續的催告函。王經理收到催告函后,及時為職工參加工傷保險。
去年底,湖州市人社、建設、應急管理等7部門聯合發布通知,明確提出加大部門合力、推動信息共享比對,確保了所有建設項目應參盡參、工傷保險費應收盡收。針對建設項目工傷事故多發、參保登記不規范、實名制管理不到位等問題,通過工傷預防聯席會議平臺,定期研究分析,加大聯合執法力度,進一步強化部門間的交流聯動。
實名登記
項目人員應保盡保
前不久的一天,湖州市中醫院遷建項目施工人員小張在入職第一天工作時被磚塊砸傷了手指,得益于他所在單位及時更新了人員花名冊,他正常申報了工傷認定。“我們項目在參加工傷保險的同時就提交了項目參保人員信息。人員發生變動后,我們會及時更新花名冊,避免職工發生工傷后難以認定。”該項目總承包方負責人陳經理介紹。
湖州市人社部門結合住建部門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勞動監察部門“六項制度”要求,推進企業對施工期內全部施工人員實行參保實名制動態管理,要求在建項目及時更新人員花名冊等基本信息。對未按規定辦理實名參保登記,從業人員發生事故傷害的建設項目在申請工傷認定時,由建設項目的行業主管部門倒查實名參保落實情況,對事故發生情況、傷前實名制登記考勤記錄及工資發放情況進行記錄并審核確認,確保施工企業全面落實實名制管理。
湖州市明確各類施工項目總承包單位都應依法全員參加工傷保險,對施工單位相對固定、已按用人單位參保的職工不再納入工程建設項目參保范圍,無法按用人單位參保的流動從業人員按項目進行參保,既維護了建設項目從業人員特別是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又避免出現重復參保、待遇確定難的現象。
精準認定
隱患風險應防盡防
此前,小劉在工地刷油漆時,不慎從高處摔落致頭部受傷。單位及時為其進行了事故備案,提交了工傷認定申請。湖州市人社局社保處副處長魏磊接到案件后,通過“工傷智防”平臺比對小劉基本信息,確定案件為頭部外傷疑難案件后,立即轉交調查人員進行現場調查,進一步核實案件事實,對案件進行了認定。
“目前,我們正在大力推動工傷事故快報制度。施工企業在事故發生后48小時內,通過‘工傷智防’平臺報告基本信息。工傷認定部門會第一時間核實比對,防范欺詐騙保違法行為。”魏磊介紹。
湖州市人社局強化用人單位舉證責任,加強“三工”證據的調查審查,重點審查業務承包(分包)合同、職工受傷期間的考勤記錄、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目擊證人證詞及送醫時間、受傷部位、現場照片視頻等證據材料,確保事實清楚、過程明晰、證據鏈閉合,推進工傷認定高效精準。
強化培訓
安全知識應知盡知
今年,湖州市人社局制定工傷預防項目實施方案,梳理了近兩年來工傷發生率較高和工傷事故數量較高的重點建筑企業,通過送培訓上門的形式,進行工傷風險隱患排查和工傷預防項目化培訓,重點講解工傷保險政策、建設項目參保管理、工傷認定中單位舉證責任等內容,提高施工企業工傷預防能力。
湖州市積極推廣“工傷智防”數字平臺建設。針對高風險的建筑工人,整理崗位標準規范、技術操作要點和安全注意事項等視頻和文字學習資源。開展企業工傷風險“安康指數”智能評價,精準鎖定高風險對象,督促企業利用平臺積極開展工傷預防教育培訓,將學習培訓情況與“安康指數”評價掛鉤,并通過信息通報、預警提示、社會化應用等提升指數的激勵約束作用。加強工傷事故統計分析,建立工傷事故通報機制。市本級以排名的形式,對工傷事故發生數量排名靠前的20家企業和20個建設項目進行通報。對生產經營性重大工傷事故實行“一案一報”,由行業主管部門開展重點檢查、督促整改,形成工傷預防聯防聯控合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