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廣東省第三屆職業技能大賽集中賽在深圳會展中心盛大開幕。廣東省職業技能大賽是全省規格最高、項目最多、影響最廣的職業技能大賽。本屆大賽以“新時代、新技能、新夢想”為主題,共設置92個比賽項目。大賽采取“分散+集中”的辦賽模式,52個分散項目已全部完成比賽,40個集中項目比賽5月18日—21日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
開幕式以“歡聚、凝聚、匯聚”為主題,遵循“高效節儉、綠色安全”的理念,采用科技特色的方式歡迎廣東省各地市參賽隊伍。廣東省21個地市、省屬駐穗職業院校、技工院校、澳門特別行政區共計24支代表隊、524名選手匯聚鵬城,同臺競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擴大技能交流·助力灣區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推進粵港澳職業教育在招生就業、培養培訓、師生交流、技能競賽等方面的合作。本屆大賽首次邀請澳門代表團同臺競技,澳門代表團共派出11名選手,參加電子技術、美容美發、商品展示技術等9個項目的比賽。此外,香港特別行政區職業訓練局派出官方技術觀摩團,“沉浸式”感受各競賽項目競技風采,技能交流“鵬友圈”的不斷擴大,粵港澳地區間的技能要素流動將更加活躍。
澳門勞工事務局局長黃志雄表示,澳門將繼續加強粵澳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發揮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精神,共同將大灣區打造成高質量的人才高地,把握灣區的發展機遇,共同為國家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發動社會參與·開放辦賽模式
本屆大賽積極探索“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的開放辦賽模式,鼓勵社會力量踴躍參與。在大賽實施保障方面,既有公辦院校,也有標桿企業,還有行業龍頭的培訓機構和協會組織,各方力量各取所長共襄盛舉。在大賽支持方面,本屆大賽按照“厲行節約、勤儉辦賽”的思路,公開擇優遴選確定了3家大賽合作伙伴,37家設備設施支持單位,涵蓋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電子信息、智能機器人等領域知名企業,為大賽提供設備設施與技術服務。通過開放辦賽的“新模式”,大賽促進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教育鏈“四鏈”融合作用得到強化,也探索出政府舉辦競賽與社會經濟活動深度融合、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
校企簽約同步·企業現場引才
開幕式當天。深圳技師學院、鵬城技師學院、攜創高級技工等5所技工院校分別與深圳廣電集團、貝特瑞新材料、奧尼電子、京東信息技術、大族鋰電智能裝備等12家單位簽署合作協議。通過一系列合作協議的簽署,“政、校、行、企”多方聯合,緊密合作,全方位促進高技能人才聯合培養,全力賦能深圳產業提升。賽事期間,全市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師生將前往賽場觀摩,把“課堂”搬進賽場,將技能競賽和技能展示交流有機結合。通過組織觀摩賽事活動,為技能人才提供互學互鑒的平臺。
大賽助推技能人才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實現技能人才更高質量更加充分就業,助力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廣東唯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華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近20家企業組團現場觀賽,瞄準參賽選手引才攬才,瞄準優質專業開展校企合作。“通過觀賽,可以挖掘優秀的技術人才資源,為公司的技術人才儲備提供支持。”廣東唯康教育生態事業部總監廖建紅說。
“線上線下”開放·技能大V解說
本次大賽全面向社會公眾開放,同時利用新媒體技術組織線上觀賽。首次采用智慧平臺賦能大賽,利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形成“大賽一張圖”“數說大賽”等產品,為觀眾提供更好的觀賽服務和體驗。市民既可以前往福田會展中心現場觀賽,也可以通過線上直播觀看比賽,為各地代表隊加油喝彩。大賽還邀請了技能大V在直播間與大家一同觀賽,為大家帶來精彩解說。
大賽閉幕式將于5月21日晚上在深圳會展中心4號館舉行,屆時將有科技性、觀賞性、互動性強的技能展示表演,展現全省技能人才傳承匠心、感恩奮進、技能報國的精神風貌和職業風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