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內部控制審計?
內部控制審計是通過對被審計單位的內控制度的審查、分析測試、評價,確定其可信程度,從而對內部控制是否有效作出鑒定的一種現代審計方法。內部控制審計確認、評價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包括確認和評價企業控制設計和控制運行缺陷和缺陷等級、分析缺陷形成原因以及提出改進內部控制建議。
接受企業委托從事內部控制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應當根據《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及其配套辦法和相關執業準則,對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審計,出具審計報告。
企業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的區別?
區別如下:
1、作用不同
內部審計是“外部審計”的對稱。由部門、單位內部專職審計人員進行的審計。
內部控制是在一定的環境下,單位為了提高經營效率、充分有效地獲得和使用各種資源,達到既定管理目標,而在單位內部實施的各種制約和調節的組織、計劃、程序和方法。
2、目的不同
內部審計目的在于幫助部門、單位的管理人員實行最有效的管理。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相配合并互為補充,是現代審計的一大特色。
內部控制通過企業運作中的典型實例幫助學員明確主要業務活動中的控制要點、控制標準和控制方法。
3、對象不同
內部審計以實物為對象。對存貨、固定資產或貨幣資金的時點狀態或期間狀況進行審計。如:存貨清查審計、固定資產構建及處置審計、資金收支審計。
內部控制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它是隨著外部競爭的加劇和內部強化管理的需要而不斷豐富和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