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年來,貴州省普安縣人社局立足資源稟賦,積極盤活閑置勞動力資源,以打造特色勞務品牌帶動就業,取得良好成效。2022年,普安紅茶技工獲批為省級勞務品牌,品牌帶動農村勞動力就業成效明顯,有力助推了普安縣茶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我們組建的采茶隊伍剛開始時有10來個人,他們幾乎都是在家出不了遠門的,他們之間通過傳幫帶,不斷地擴大隊伍。現在,他們的收入比較穩定,光是采春茶這一個季節,他們的收入就上萬元。”普安縣茶源街道斗彈達吟社區干部郭禮團說。
建立三級勞務體系。2021年,由普安人社局牽頭,縣茶葉協會組織建立縣、鄉、村三級勞務體系,形成縣級統籌、鄉鎮共享、村級組建的模式。縣人社、縣茶葉協會負責數據信息審核,保障用工協調、勞務技能提升培訓和大數據平臺信息共享;鄉鎮(街道)負責崗位、用工信息資源互通和用工資源供需,統籌匹配;村級負責勞務隊組建和勞動力摸排、統計和組織。截至當前,普安縣14個鄉鎮(街道)共建有普安紅茶技工勞務隊92支,隊員6740人,為茶企、茶葉合作社、種植大戶與勞動力搭建種、管、采、制、銷“一條龍”無縫銜接用工橋,實現“茶有人采、人有事做、戶有增收”的良好氛圍。
“加入勞務隊以后,不用操心找不到活干,哪里有活路都有人帶我們去,還隨時有老師來教我們種茶、采茶技術,時間也比較靈活,一年下來也有幾萬塊錢的收入。”普安縣茶源街道的新市民王志秀介紹道。
多方協作提升強技能。要增強品牌效應,技術支撐是關鍵。普安縣先后與貴州大學、普安縣職校及遴選的5家民辦培訓機構合作,每年定期對勞務隊隊員開展種、管、采、制、銷等方面的培訓,目前累計已培訓500期以上,實現當天推出茶山崗位需求,當天按需組織到位。同時,積極建設專業技術人才庫,現有茶葉專業技術人員110人,通過人才引進渠道引進茶學、農學專業研究生4人。
上圖為人才引進研究生韓麗在指導茶農修枝
目前,普安縣茶葉種植面積18.3萬畝,投產面積12.5萬畝。茶園從1月初至11月中旬持續用工,年用工量達6.2萬人次以上,縣內現有2家產值過億,10家產值過千萬的茶企,帶動就業增收效應好,勞務隊的收入逐年提高10—20%。有效帶動農村低收入人口4446人就業,帶動脫貧人口15457人就業,帶動易地搬遷人口3979人就業,帶動女性30451人就業,實現一片葉子造福一方百姓,一個品牌助推一個產業。
上圖為勞務隊隊員在采收夏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