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窗口能夠保障求職者求職信息和用人單位崗位信息的真實性,更好為求職者和用人單位提供精準服務,促進雙方互信,提升人崗匹配度和就業成功率
一系列人性化措施,形成了就業服務閉環,能夠滿足求職者的多元需求,提升求職者的滿意度
“小淇,謝謝你啊!沒想到我還能找到這么滿意的工作!”38歲的李聰聰在電話里連聲感謝。電話這頭,聽到曾經的就業困難人員分享求職成功的喜悅,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人力資源服務管理辦公室市場服務科工作人員林小淇臉上也露出了笑容。之前,待業的李聰聰在網上看到一則信息:南寧市人力資源市場開設了“找不到工”反映窗口。在該窗口的持續關注和幫助下,李聰聰在1個月內找到了心儀工作。
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就去“找不到工”反映窗口--這是求職者享受到的實實在在的公共服務。人社部門瞄準群眾就業的堵點、難點、痛點,急群眾所急,干群眾所需,設立“找不到工”反映窗口,體現出對群眾利益的高度重視,彰顯了濃濃的為民服務意識。通過“找不到工”反映窗口,人社部門可以及時收集就業困難群眾信息,暢通就業對接渠道,提供量身定制的就業服務。這不僅有助于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化解就業的“疑難雜癥”,也擦亮了就業服務窗口,提升了就業服務的質量和溫度。
現實中,供勞動者獲取崗位信息的平臺和渠道并不少,比如網絡平臺、線下中介、招聘軟件、招聘活動、親友推薦等。然而,由于種種原因,一些求職者仍難以找到工作。有的求職者年齡較大、學歷較低、缺乏就業技能,就業競爭力不強,選擇機會不多;有的求職者有個性化需求,但沒能與相關用人單位建立有效溝通渠道,難以找到適合自己需求的崗位信息;有的求職者缺乏求職技巧,難以吸引、打動用人單位……受多種因素影響,一些求職者陷入了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
開設“找不到工”反映窗口,相當于給就業困難的求職者提供了兜底性保障。該窗口掌握大量崗位信息,也及時了解求職者“找不到工”的情況,便能根據他們的年齡、學歷、從業經歷、工作能力等篩選、匹配合適的就業崗位。同時,該窗口向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大齡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就業群體提供招聘崗位信息推送、職業指導、職業培訓、見習引導等服務,可以幫助重點就業群體拓寬就業視野,提升求職能力。此外,這一窗口還會對用人單位的社會保險登記、市場主體資格登記或備案等進行核實把關。這就意味著,窗口能夠保障求職者求職信息和用人單位崗位信息的真實性,更好為求職者和用人單位提供精準服務,促進雙方互信,提升人崗匹配度和就業成功率。
據報道,“找不到工”反映窗口設定了推薦崗位時限,開通了線下線上服務雙通道,服務效率高、渠道廣,極大提升了求職者的服務體驗。此外,窗口還安排專人跟蹤進度,實時反饋求職者對崗位是否滿意。求職者上崗后,工作人員定期電話回訪,做好后續保障。一系列人性化措施,形成了就業服務閉環,能夠滿足求職者的多元需求,提升求職者的滿意度。
“找不到工”反映窗口是暖心的“就業紅娘”,是就業市場的“催化劑”,讓求職者和用人單位受益,對促進就業、保障民生具有積極意義。這樣的特色窗口和就業服務多多益善。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