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焦點速看:就業流動“雙城記”別開生面

2022-04-12 10:10:02 來源:中國勞動保障報

春天的山城重慶,到處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一張張充滿期待的臉龐。

在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之后的第一個春天,本報記者來到重慶,近距離觀察川渝雙城經濟圈建設背景下兩地如何唱好就業合作“雙城記”,跑出就業“加速度”。

喚醒一座城


(資料圖片)

——山城就業市場迎來“開門紅”

從求職者到招聘者,重慶市山城燃氣設備有限公司人資專員李筱雅心里感慨萬千。

3年前,她作為四川籍求職者參加了重慶的招聘會,今年2月4日她又作為公司招聘專員參加了在重慶市江北區觀音橋舉辦的“川渝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大型人才招聘會”。在現場,她不但感受到了今年招聘會的火熱氣氛,同時也感受到今年大學生的求職熱情和就業期待。

“在這次招聘會上,隨著經濟的復蘇,來的招聘單位和求職者數量都比以前要多很多,我們公司發布的崗位基本都收到了合適的簡歷,現在也已經有新人加入我們的大家庭了。”李筱雅說。

據統計,截止到當天下午,此次招聘活動線上線下參與人數累計達7.3萬人,簡歷投遞達4.3萬份,達成初步求職意向1.2萬人次。其中,線下總計有來自川渝兩地的337家企業參加,招聘會現場入場人數近2.1萬。

“經歷了三年疫情考驗,山城重慶重新被喚醒,從招聘會熱鬧的景象就可以看出,今年的就業市場會迎來一個‘開門紅’。”在招聘會現場,某參會企業人力資源總監周麗興奮地說。

“由于今年疫情防控措施的逐步放開,我區主要電子產業和服飾產業訂單量激增,企業用工缺口較大,其中普工、操作工、車工需求量最大。2023年返鄉勞動力較去年也有明顯增加,人才市場求職者人頭攢動,人氣很旺。”重慶市榮昌區勞務經紀人湯韓利介紹。

在重慶本地招聘市場火熱的同時,外出務工就業的勞動力大軍也開啟了今年的返崗行程。

帆布袋、泡面、牛奶、小面包、紙巾、蘋果、火鍋底料……

1月10日,四川廣安籍農民工蔣清明在重慶第一次乘坐首趟返崗專列回廣州上班,在候車大廳,他收到了來自重慶市人社部門提供的返崗“大禮包”。

走專用通道,安排專門候車區域,既不用排隊,又不用擔心候車時沒座位,重慶市人社局的細致安排讓包括蔣清明在內的川渝兩地的返崗務工人員倍感暖心。

據了解,從年初六開始,重慶市已集中輸送了超過110萬名外出務工人員返崗就業,全市開通返崗“直通車”超過500趟次。

此外,按照人社部統一部署,重慶市從1月到3月組織開展春風行動,相關部門充分發揮人社便民服務圈和勞務經紀人以及職業指導師的作用,組織開展3000場以上的專場招聘,提供100多萬個就業崗位。

根據智聯招聘對重慶就業市場2023年春節后復工復產第二周的相關統計數據來看,重慶人才市場實現供需雙增。其中,就業市場上招聘職位持續釋放,環比上周增長21.5%;簡歷投遞快速增長,環比上周增長59.3%,求職熱度快速高漲。

幫扶一群人

——川渝就業創業環境“太巴適”

川渝就業合作,除了兩地節后就業市場以及招聘會上企業和求職者的“深度融合”,兩地在就業創業政策方面的深度融合也同樣令人欣慰。

“作為一個川妹子,我在重慶上學,也喜歡上了重慶的風土人情,在2021年6月從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畢業以后,我的第一求職意愿便是留在重慶工作。后來通過渝北區人力資源市場組織的招聘會,我被重慶空港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招用,從事財務室出納工作,目前這份工作很穩定,也對口我的專業所學,我比較滿意現在的狀態。”川籍大學生汪旖旎說。

與此同時,汪旖旎所在的公司,也因吸納多名高校畢業生就業,申報享受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共3.2萬元。

四川岳池人楊靜也感受到了雙城經濟圈同頻共振所帶來的政策利好。

2017年,楊靜在巴南區一品街道經營一家食品、日雜用品零售店,由于缺乏啟動資金,她向當地人社部門申請了創業擔保貸款,并最終在2022年9月獲批創業擔保貸款30萬元,有了這筆資金,小店的生意很快就走上了正軌。

利用政策杠桿,撬動川渝兩地就業補貼無縫銜接,大批川籍或者重慶籍求職者實現異地求職就業;同時,也因為創業扶持政策的靈活,兩地人社部門又幫扶了一群人創業,并帶動一大批人實現就業。

在川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大背景下,川渝兩地的就業公共服務政策的“同頻共振”讓更多像汪旖旎和楊靜這樣的就業者與創業者感受到了政策利好帶來的實惠。

去年以來,川渝兩地積極落實政策“同城同待遇”,據統計,共為9272名四川籍勞動者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培訓補貼、社保補貼、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等政策資金5658.2萬元(其中惠及成都籍勞動者1198人,涉及資金665.1萬元);為463名參保職工和失業人員辦理川渝失業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涉及資金923.1萬元。

除了政策同步,川渝兩地去年7月份在活動開展方面還聯合搞了個“大動作”:去年7月14日-15日,川渝兩地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圍繞“唱好就創雙城記、建設成渝經濟圈”主題,在中國(重慶)公共實訓中心聯合舉辦了2022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就業創業活動周,50家就業幫扶車間和返鄉創業企業近300種產品線上展銷,同步直播帶貨,兩天內吸引10余萬名群眾參與;川渝大型聯合線上招聘會上100家重點企業拿出5000多個優質崗位“面對面”招聘;重慶智能就業平臺2000家單位提供20萬個崗位同步開展“屏對屏”互動,吸引30萬人同步在線參與……

重慶市的職業導師李林認為,重慶通過開展包括就業創業活動周、“渝創渝新”創業創新大賽、重慶勞務品牌評選等具有重慶特色的系列活動,不僅營造了良好的創業氛圍,激發了大學生以及農民工的創業激情和活力,而且對選出的一批批優秀創業項目進行扶持,增加了就業崗位。

“既有川渝合作的廣闊市場,又有兩地現在共同打造的創業環境,還有兩地創業政策的加持,現在在重慶創業,簡直太巴適。”重慶某體育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譚維說。

打通一條路

——川渝協同就業渠道更順暢

不用身份證,不用交押金,只需要帶著一張社保卡,就能在成都、重慶兩地的圖書館完成圖書的借閱,這讓愛讀書的重慶創業者徐小東感受到了川渝兩地依托社保卡共同打造的城市書房帶給他的閱讀便利。

利用社保卡(電子社保卡)作為身份憑證,進出重慶圖書館、四川省圖書館、成都圖書館等129家圖書館通借通還,這只是川渝人社合作“點”上的一個突破,除此之外,川渝兩地人社部門還在“渝快辦”“天府通辦”“重慶人社”APP、“四川人社”APP等線上辦事網站或者手機應用上建設“川渝人社合作服務專區”,互辦社保卡線上業務1.39萬件,2022年線上簽發四川電子社保卡4.72萬張。

“我和我的同學今年在考慮就業去向的時候,更多的是考慮工作是否適合自己,能力是否匹配的上,很少會考慮到戶籍等政策影響,因為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的老師已經給我們詳細介紹了川渝兩地的就業協同政策,特別是對于大學生來說,相關政策非常友好。”重慶大學應屆畢業生王鵬說。

重慶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正是由于川渝兩地的就業協同和深度融合,使得兩地大學生跨區域流動更加頻繁,一大批像王鵬這樣的應屆畢業生通過就業創業“一點通”、“川渝合作‘職’等你來”線上求職招聘信息平臺、川渝兩地“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現場招聘會、英才大會等方式,獲得了數量更多、范圍更廣的就業機會。

采訪過程中,讓記者印象深刻的是,川渝兩地在重要文件制定過程中,也會互相征求意見,對新增政策盡量統一條件和標準,比如失業保險一次性擴崗補助,川渝兩地就實現了政策統一。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川渝兩地目前正在川渝高竹新區開展高質量就業試點和就業創業政策協同試點,支持兩地大學生、農民工等群體享受同標準的補貼政策,如廣安就業見習補貼標準高于重慶市標準,差額部分就由渝北區財政補足。

莫負春光好時節,擴大就業正當時。山城就業在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大好“春光”下,正在朝著更好、更穩、更健康的方向不斷發展,“雙城記”值得期待!

關鍵詞: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