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愁思盈芳草,采茶歌里春光老。”從3月下旬開始,浙江的西湖龍井、安吉白茶陸續采摘,茶園里一派忙碌景象。在千里之外的安徽省金寨縣油坊店鄉東蓮村,受高山寒冷氣候影響,當地出產的六安瓜片、皖西白茶等還未開始采摘。趁這個寶貴時機,在浙江省人社部門的支持、幫助下,中國勞動保障報社組織東蓮村的十余名茶農、村干部,到杭州、安吉進行了為期3天的培訓,學習浙江在茶葉種植、采摘、加工、銷售及茶旅融合、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的先進經驗。
疑釋惑解 茶葉增值有了新思路
(資料圖)
東蓮村茶農在浙江安吉龍王山茶業公司學習。
東蓮村地處大別山腹地、蓮花山山谷,茶葉種植是東蓮村的支柱產業,全村幾乎家家種茶,有大小茶企十余家。中國勞動保障報社作為東蓮村的對口幫扶單位,一直密切關注東蓮村茶產業的發展狀況。此次赴浙江培訓前,報社工作人員作了調查研究,精心設計培訓內容,既有茶葉專家面對面答疑解惑,又有到大型茶企的參觀學習。
“我們種植的皖西白茶白化度不如安吉白茶,這是否與肥料的使用有關?”“東蓮村的六安瓜片品質好、口感佳,但受氣候寒冷影響,采摘期晚,茶農們享受不到明前茶價格高的紅利,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在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東蓮村的茶農們連珠炮似地向專家發問。
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的專家在為東蓮村茶農答疑解惑。
“茶葉的白化度與氣候、土壤密切相關,合理施肥、改善土壤有助于提升茶葉的白化度”“茶葉能否賣好價錢,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茶葉的品質,高品質的茶葉不愁賣不出好價格……”研究院的專家一一耐心解答。
“咱們村總共4000畝茶園,種了十幾種茶,品種太多了,還是應該專注種六安瓜片,走精品路線。”蓮花山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加如說。“咱們村茶葉加工的工藝也要改進,讓茶葉的色香形味更好一些……”離開茶葉研究院,在大巴車上,茶農們意猶未盡,開展了熱烈的“頭腦風暴”。大家紛紛表示,聽了專家的解答,困擾他們多年的茶樹種植、茶葉加工及銷售難題,有了新的解決思路。
信心倍增 打開茶旅融合發展之路
東蓮村總面積約28平方公里,其中林地、茶園面積約24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87%,村中有蓮花山、蓮花河,村旁有“十大中國最美農村路”之一的紅嶺公路,發展鄉村旅游的潛力巨大。浙江有美麗鄉村建設的“樣板間”,有茶旅融合的示范村,此次浙江行,中國勞動保障報社將相關內容列入了培訓清單。
東蓮村的茶農和村干部在“兩山理論”發源地浙江安吉天荒坪鎮余村參觀學習。
在安吉縣,茶農們參觀了“兩山理論”的發源地天荒坪鎮余村、靈峰街道劍山村、上墅鄉劉家塘村等美麗鄉村,當地發展鄉村旅游、茶旅融合的實踐讓大家深受啟發。
“我家原來只有個制茶的小作坊,幾年前,一位北京的游客路過,在我家買了茶,還住了兩天。后來,客人每年都來住段時間,我就騰出幾間客房,辦起了民宿。”在劉家塘村路邊的一戶農家,主人向大家介紹。
“通過茶葉吸引、留住客人,這個法子好。咱們村居住條件大為改善,幾乎家家都有空出的房間,這是發展民宿的有利條件。”東蓮村黨支部書記皮國芳說。當即,大家便討論起來。
在杭州西湖龍井核心產區龍塢茶鎮,專家為東蓮村茶農謀劃茶旅融合之道。
茶旅融合是一盤棋,需要整體謀劃。在杭州西湖龍井核心產區龍塢茶鎮的學習培訓,讓東蓮村的茶農們進一步堅定了信心、打開了思路。
“未來,茶葉加工方式要由加工向制造轉變,由農業產品向工業產品轉變。尤其要注重發展第三產業,比如,把傳統茶園變成七彩茶園,開發茶葉制作體驗研學活動……”在龍塢茶鎮的素業茶院,茶葉專家給東蓮村的茶農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理論課。
“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三茶統籌’,喝茶、飲茶、食茶、用茶、玩茶、事茶‘六茶共舞’,沒想到茶葉有這么多講究。”“把茶園變公園,咱們村的高山茶園管理好了,可不就是個景區……”專家的話讓茶農們備受鼓舞。“回去后,我就把紅嶺公路、蓮花山景觀打印出來,用作茶臺的桌布。”思維活躍的鄭宗明已經產生了一個點子。
打開格局 系統謀劃東蓮村振興
東蓮村曾是金寨縣深度貧困村之一,經過全體村民的艱苦奮斗及各方面的傾力幫扶,如今,東蓮村已經成為安徽省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此次赴浙江培訓的目的就是進一步激發村民們的創新創業動能,推動東蓮村全面振興。
東蓮村茶農在浙江安吉上墅鄉劉家塘村與當地的茶農交流。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就是經濟,經濟就是生態’,參觀了浙江的農村,我對這兩句話有了更深的理解,對東蓮村的未來充滿了信心。”東蓮村黨支部前書記楊傳貴說。干凈是浙江農村留給楊傳貴最深刻的印象,他說,回去后先把自家房前屋后規劃、整理一下,再號召大家動起來,提升村居環境。
東蓮村茶農和村干部在杭州藝福堂公司參觀學習直播帶貨。
駐村工作隊的湯懷志、程東運和東蓮村村委會的李元旭年輕、思維活躍,比較關心村里的新產業--直播帶貨的發展。“打造直播場景人設,把大別山優質農產品的好處展示出來,杭州藝福堂公司總經理傳授的經驗讓我受益匪淺。回去后,我會把這次培訓的所得與村里的直播團隊分享一下。”李元旭說。
“我打算把家里的茶園建成標準化茶園”“‘導師幫帶制’值得借鑒,咱們村里的制茶技藝、傳統民俗都得傳承下去”“‘五眾工作法’也不錯,村委會可以嘗試一下……”短短3天的學習培訓,每個人都深受啟發,對自己的事業、村里的事務有了新的想法。
“與浙江的美麗鄉村相比,東蓮村存在許多不足,但我們也有自己的優勢。回去后,我們好好消化一下,比照鄉村振興的5個方面、20字方針,對東蓮村的發展進行全面、系統的思考、謀劃。”皮國芳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