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區山西呂梁,一部《呂梁英雄傳》道不盡革命戰爭年代呂梁兒女不畏犧牲、艱苦奮斗的故事。如今,在紅色文化激蕩下,借助“呂梁山護工”勞務品牌,大山深處的勞動者在奔向致富夢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通過品牌實現高質量就業,人們敲開了脫貧致富的“幸福門”:許連紅當上護工,每月收入達6000元以上,讓原本貧困的家庭生活狀況得到了極大改善。
通過品牌的集約效應,不少人走上創業路:馬金蓮就業脫貧后,曾先后帶動200多人外出就業,并創辦了“呂梁市懿星家政服務公司”和“呂梁市懿星養老服務中心”,成為致富帶頭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些曾經被叫作“三轉婆姨”(圍著鍋臺轉,圍著老公轉,圍著孩子轉)的呂梁山護工,現在靠著一技之長,走出大山,用她們的汗水和智慧,叫響了“誠信、勤勞、專業”的“呂梁山護工”的金字品牌。
以品牌推動就業促增收
家住呂梁市中陽縣寧鄉鎮的王應連今年53歲,3年前,在參加護工培訓后,經呂梁山護工北航服務站推薦,她加入向融(北京)居家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擔任養老護理員。
雖然進入護工行業時間不長,但憑借不服輸的勁頭,她一有時間就主動學習吸痰、鼻飼這些高級照護技能,遇到問題也經常向大家請教,不到一個月她就達到公司最高照護比例--1個人照顧3位老人。“走出大山不僅幫助家庭脫貧,也讓我實現人生價值。”王應連高興地說。
呂梁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也是“十三五”時期山西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找窮根,尋出路。2015年,呂梁市在前期深入調查、分析研究基礎上,把目光瞄向了家政扶貧,決定在全市范圍內實施“呂梁山護工”脫貧攻堅工程項目。
“護工不就是保姆嘛,不就是伺候人的嘛!”剛開始,受傳統觀念影響,一些群眾對從事護工工作意愿不強,覺得丟面子,難以接受。
在推動品牌建設過程中,為了改變群眾的就業觀念,呂梁市及時編印了《政策問答》《護工系列故事》《呂梁山護工又一年》等六類宣傳手冊,組織包村干部、第一書記、下鄉工作隊等各支力量,進村入戶,蹲點宣傳,并開展《我在他鄉挺好的》《我們都是追夢人》等巡演巡講活動,邀請創業就業典型現身說法,漸漸形成了“護工光榮”的鮮明導向。
“‘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工作于2015年9月在離石區先行試點后,于2016年4月在呂梁市全面鋪開,我們抓住家政服務業發展窗口期,建立了‘組織領導、政策扶持、宣傳發動、技能培訓、就業保障’五大工作體系,讓更多的‘呂梁山護工’走出大山、融入城市,實現穩定就業。”呂梁市人社局局長劉智平說。
靠培訓鑄造品牌技能根基
今年48歲的高牛玲是呂梁市離石區段家坪村人,一年前,失業在家的她偶然從朋友那里得知政府組織了“呂梁山護工”培訓,幫助大批農村婦女走出大山,實現脫貧致富。抱著試一試的想法,高牛玲選擇了呂梁市遠航職業培訓學校,參加了第40期培訓。
培訓期間,嚴格的教學、簡單實用的培訓教材,讓她不僅掌握了扎實的理論,還在學校組織的技能大賽中獲得母嬰組三等獎。在學校結業后,她來到北京紅山緣家政服務有限公司上崗,憑借吃苦耐勞的精神,她逐漸成為一名優秀的家政服務人員。
“通過公開招標、競爭性磋商等方式,我們選定6所公辦院校和6所民辦學校為培訓基地,開設養老陪護、病患陪護、月嫂育兒嫂、家居保潔四大專業,編印了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專業教材,利用1個月時間開展理論學習和實操培訓,理論課時占30%,實操實訓占70%。”劉智平說,在提高培訓質量方面,嚴把師資關、教材關、教學關“三個關口”,建立長期、持續、系統的培訓體系來保障培訓質量。
2016年6月起,呂梁市政府相繼印發《呂梁山護工(護理)培訓就業工作五年規劃(2016-2020)》等5個政策性文件,出臺《呂梁山護工技能培訓提升工程行動計劃》等16個實施方案,通過標準化培訓,對接市場,推動“呂梁山護工”品牌發展。
“嬰兒的用品、用具等一定要經常消毒、清洗、晾曬、專人專用,患有上呼吸道感染、腹瀉、皮膚感染者不可接觸嬰兒。”走進呂梁市衛生學校,學校教師正在認真指導學員學習護理實際操作。
“我們學校是‘呂梁山護工’公辦定點培訓學校,承擔了護工的養老陪護、病患陪護、母嬰護理三類培訓,為了提升培訓質量,學校大部分課程由我校專業老師任教,每期都聘請校外專家、家政公司培訓講師及優秀護工來校宣講。”呂梁市衛生學校負責人說。
截至目前,呂梁市已經累計培訓46期呂梁山護工90617人,實現就業46699人,就業率52.8%。
依托就業創業推動品牌提質升級
多年來,干活利索、擅長與人打交道的許艷平憑借著護工培訓所掌握的技能,先后到太原、北京、廣州等地工作,靠自己的工資養活了全家人。
在外工作時,看到許多人創業,許艷平心想:“為什么不回家開個公司,帶著像我這樣的婦女走出去,改變她們的命運呢?”說干就干,回到呂梁的許艷平貸款開始了自己的創業路,只有小學學歷的她,創業期經歷了很多困難,一路走來,她的公司現在已經有了固定員工200人,流動員工300人,以及登記在冊的家政人員1200多人。
與許艷平一樣,多年前,在外工作的“呂梁山護工”馬金蓮看到家政培訓的商機,回鄉創辦了自己的家政公司和培訓學校。她所創辦的培訓學校,已經培訓了5000多名婦女。“未來,我會帶著‘呂梁山護工’的勤勞誠信與專業的技術努力去奮斗。”馬金蓮說。
一技之長走出大山,回鄉創業助力鄉村振興,越來越多的“呂梁山護工”在奮斗中收獲成長,創造美好生活,這背后與“呂梁山護工”勞務品牌的發展壯大密不可分。
走進呂梁山護工服務中心,咨詢、報名、培訓、求職、維權等服務窗口一應俱全,為“呂梁山護工”提供需求對接、家庭用工、外出就業等全方位服務。2018年2月,呂梁市成立了呂梁山護工法律援t助中心,為在全國20多個城市工作的“呂梁山護工”提供法律咨詢等援助服務。呂梁山護工服務中心也在北京、天津、青島等地建立了6個服務部、17個服務站,為遇到困難的“呂梁山護工”提供幫助。
2020年10月呂梁山護工創業就業孵化基地投入運行,旨在依托基地資源優勢、政策優勢,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幫助廣大護工實現充分就業。基地啟動一個月就吸納了50余家線上線下企業入駐,有效帶動1500余名“呂梁山護工”實現穩定就業。
“我們還積極與國內多家用工單位合作,目前已與北京、河北、陜西的家政服務業協會建立協作關系,與國內13省29市的353家家政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呂梁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現如今,“一人培訓,全家受益”的“呂梁山護工”已成為響當當的就業“金名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