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材料、免跑腿,穩崗返還資金就自動打到了賬戶上,及時高效。”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負責人周祖偉感受到的是方便、快捷;“你們主動發短信提醒,失業金自動到賬,謝謝政府的好政策!”家住河南鄭州的失業人員拜松巖收到市社保中心電話回訪時連聲道謝;“我和老伴不會用智能手機,又怕麻煩孩子,現在養老金待遇資格系統自動認證,再也不用我們操心了。”靜悄悄的服務贏得老年人的一致稱贊。
(相關資料圖)
從群眾需求出發,河南持續推進社保經辦數字化轉型,實現“窗口辦”到“網上辦”再到“掌上辦”,越來越多的群眾享受到更加高效、便捷、優質的服務。
惠民為本
刀刃向內促改革
“以前辦事要準備各種材料,跑到大廳排隊,現在使用‘電子鑰匙’在網上就能辦,既節省時間,又節約人力,很方便。”中智河南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社保專管員吳崇崇常年為公司員工辦理社保業務,親身經歷了社保服務的提質增速。她所說的“電子鑰匙”正是河南社保經辦服務數字化改革的生動實踐。
河南省社會保險中心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自2017年10月起,河南按照“網廳一體化、檔案電子化、業務財務一體化、服務渠道多樣化”標準,優流程、減環節,建成全省統一的社會保障信息系統,實現社保業務“大經辦”。同時,將全省通用的經辦規程嵌入信息系統,用數字化手段規范全鏈條經辦行為。
以全省統一的社會保障信息系統為支撐,河南通過社保網上服務平臺、社保APP、微信公眾號、智能客服系統、便民服務合作網點等渠道,實現社保服務直達企業和辦事群眾。同時,建立多方協同共享機制,有效解決了以往群眾“磨破嘴、跑斷腿”和相關部門數據共享不情愿、不及時、不充分難題。目前,河南社保領域已實現23類94項信息數據共享。2022年,累計獲取共享數據信息2.53億條,在待遇資格認證、打擊欺詐騙保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便捷的服務換來群眾一片贊揚。“我負責公司1.3萬人的社保工作,自鄭州市社保業務上線數字認證功能后,95%的工作均能在系統上操作,無論是系統運行順暢程度、問題解決速度還是業務審批效率,都大大提升。”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社保業務經辦人張麗說。
如今,在河南,參保群眾通過電腦終端、手機等方式,可足不出戶辦理378個服務事項,省本級網辦率達到97%,全省網辦率超過60%。
數字引領
惠企便民跑出“加速度”
家住周口市的企業退休人員牛春彪在周口、開封、鄭州等多地繳納過社保費,但具體繳費時段記不清,擔心無法領取養老金。一次,他在周口市人社服務大廳看到“全省通辦”字樣后,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咨詢。在窗口人員指導下,他通過河南省社會保障網上服務平臺提出了歸集申請,并于3個工作日順利將四地的繳費完成了歸集及重復退費,當月也完成了退休審批和待遇核算。“一次不跑,省了路費還節約時間,高效又便捷!”他開心地說。
為解決群眾異地辦事的困擾,河南建立數據鏈接通道,所有業務事項實現全省“異地無差別受理、參保地同標準辦理”;全面對接國家社保公共服務平臺與省級人社數據平臺,實現21項服務事項“跨省通辦”,11個事項“打包辦”;積極對接相關部門,實現參保繳費、轉移支付等事項“跨部門聯辦”。過去,異地辦事費時費力,現在,動動手指,一次不用跑。
“您失業保險金領取期滿仍未就業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1年,符合‘續發’條件,鄭州市社保中心已通過河南省信息系統為您審核辦理了該業務……”最近,待業在家的鄭州市市民王艷萍收到一條暖心短信。“沒想到現在辦事這么智能,政府的服務真是周到貼心。”她感慨道。
通過比對發改、稅務等部門信用、繳費、返還賬戶信息,精準確定符合條件的待遇主體,相關資金直達領取人賬戶;通過數據分析,進行待遇領取資格自動認證……這是河南人社部門主動靠前服務失業人群的生動寫照。2022年,15.9萬戶企業享受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全省1833.76萬名領取待遇人員實現無感認證,占領待人員90%以上。
借助銀行、基層平臺等力量,河南全力推進人社服務“就近辦”。目前,全省建成銀行、社區“社保便民服務合作網點”1750個,參保群眾可就近辦理362項社保業務。
“工作人員給我詳細講解了靈活就業社保政策,還給我辦理了失業金,太感謝了!”不久前,剛失業的魏永新來到鄭州銀行高新技術開發區支行咨詢養老保險,貼心周到的服務讓他深感暖心。
治理有“數”
經辦管理更規范
過去,服務大廳烏泱泱全是人,群眾常常排隊1小時,辦事5分鐘;現在,越來越多的群眾選擇足不出戶網上辦、掌上辦。在河南省社會保險中心,經辦人員不僅看到了服務大廳嶄新面貌,更親身經歷了社保經辦數字化轉型。
“環節更少、流程更簡,我們辦理業務更省心省力。”“數字化提高了業務辦理效率,也減少了人工誤差,提高了準確度。”經辦人員紛紛表示。
高效便捷的社保經辦服務離不開標準化規范化管理,以大數據為支撐,進一步提高經辦服務規范化水平,河南省社會保險中心這樣做:
--數據治理標準化。制定河南省社保數據標準,全面提升數據質量,對數據庫操作實時監控,有效防范數據漏洞和風險。
--基金管理精細化。實時監管全省社保基金收入、支出情況,實現全省各險種待遇線上直連發放、會計憑證自動生成、基金預警自動提示。建立社銀校驗機制,實時對待遇領取人銀行賬戶信息一致性校驗,有效防范“假人”騙保、“他人”代領等問題。
--風險防控智能化。在信息系統中嵌入重復領取待遇、死亡冒領等126項校驗規則和67項稽核內控規則,對養老金、傷殘津貼等27項待遇發放環節預設大額發放閾值,系統自動篩查、比對、生成疑點信息,構建了“事前預警、事中提醒、事后監督、獨立稽核”的智能監控體系,大大提升內控監督效能
--經辦資源集約化。積極構建與數字化轉型后相適應的集約高效管理體制,大力實施市縣社保經辦機構整合。目前,各市縣整合工作正在加快推進中,到位后,全省經辦機構數量有望減少400個以上,壓減率將超過70%。
河南省社會保險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社保經辦數字化轉型專項行動為抓手,助力實現社保經辦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