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企業自主評價,我個人得到了成長,崗位也得到了晉升。我獲得高級技師職業資格證書后,申請到了濱州市的技能人才補貼。”近日,山東省濱州市京博控股集團職工張亞南說。
張亞南是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的一名受益者。他從3800多名職工中脫穎而出,僅用兩年時間就實現了從高級工到高級技師的跨越。
(資料圖)
近年來,濱州市人社局以暢通技能人才發展通道為著力點,改革創新、大膽探索,引導企業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開展人才自主評價,開創了企業技能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創新改革模式
注重先行先試
“2018年,市人社局在我們公司開展試點。我們摸著石頭過河,取得了良好效果。通過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公司目前已經有300名員工得到晉升,為我們的技能人才梯隊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山東濱州開泰集團人力資源部部長李計良說。
2018年,濱州市出臺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工作方案,并在開泰集團試點。濱州市人社局以此為契機,統籌謀劃,加快改革創新步伐,讓更多技能人才發揮作用,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濱州市先后出臺《關于做好濱州市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的通知》《濱州市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工作指導手冊(試行)》等文件,為此項工作在全市面上鋪開提供有力支撐。
濱州市召開全市動員部署會,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市人社局主要領導任組長,各縣(市、區)相繼成立相應機構,建立“半月一督導、一月一通報”工作機制。市縣兩級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了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
截至2022年年底,濱州市開展技能人才自主評價企業數量達到336家,僅2022年一年就評價技能人才2.6萬名。“其中高技能人才1.5萬名,同比增長248%。高技能人才占比達到58%,實現了人才結構的優化。”濱州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創新申報流程
注重宣傳解讀
濱州市制定全市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申報模板,統一申報格式、細化申報政策、明確申報步驟,讓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更為清晰、便利。
“我們注重溝通交流,建立市縣兩級自主評價審核群、企業交流群,一對一解疑釋惑。企業隨時申報,工作人員隨時受理。”濱州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濱州市還召開全市現場觀摩會議,縣與縣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開展學習,相互借鑒、共同提高。
同時,濱州市鼓勵不具備人才自主評價資格的中小企業委托大型企業開展評價,讓更多職工享受政策紅利。截至目前,全市80余家企業自發組織觀摩學習10余場次,開展委托評價企業58家,惠及技能人才約1100余人。
“企業對申報人才自主評價過程中還存在部分環節不清楚、流程操作不熟練等現象,這容易造成我們審核不通過,不得不進行多次申請。”山東魯北企業集團總公司企業管理部相關負責人向人社部門反映了企業在申報中遇到的問題。針對這些情況,濱州市人社局舉辦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工作業務培訓班,印制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服務手冊、開展專項行動,組織人社服務專員深入企業上門講解政策,從評價方案制定、備案申報、考務組織、考核方式等各個環節進行“一對一”指導,受益范圍不斷擴大。濱州市人社部門特別對企業申報操作流程進行指導,幫助他們核實情況、完善材料。
為提高審核效率,濱州市人社局同步錄制《線上操作流程講解》視頻。企業負責人可反復觀看,學習操作方便快捷。
創新激勵方式
激發企業積極性
濱州市民營企業眾多,許多企業因人才評價帶來的人員成本上升,對人才評價比較消極。為此,濱州市積極探索新形式、新方法,激發企業開展技能人才自主評價的積極性。
濱州市人社局工作人員赴各縣(市、區)逐一開展調研,與已具備評價資格但尚未開展人才評價的企業進行座談,鼓勵地方各顯其能,激發企業積極性,將其創新措施作為加分項納入年終就業績效考核。博興縣對企業新培育的高技能人才,分別按高級工每人1000元、技師2000元、高級技師4000元的標準,給予企業一次性補助。
“我們培養了人才、把優秀的技能人才留在了企業,政府又給予我們一定的補貼,確實解決了企業的后顧之憂。”山東京博控制集團京博N1N校企融創院再擇業培訓辦公室副主任魯志海說。
除此之外,濱州市各地探索了不同的激勵措施。其中,陽信縣每年開展優秀示范評價企業評選,對優秀企業給予3萬元補貼;在鄒平市,人社部門按照企業因自主評價高技能人才而增長的年度工資額度的50%給予企業一次性補助……一系列正向激勵措施的實施,解決了企業的后顧之憂,實現了企業和技能人才的“雙贏”。
“我們將繼續探索多元化技能評價認定模式,逐步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的技能人才評價機制,加快完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不斷壯大技能人才隊伍,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最美濱州篇章貢獻人社力量。”濱州市人社局局長李榮舜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