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人社部門作為政治機關、民生部門,是服務發展重要參與者、改善民生重要執行者、公共服務重要提供者。人社工作連著億萬人民、關乎千家萬戶,就業、社保、人才人事、勞動關系等各項工作,落實在基層、服務在一線,這決定了基層人社宣傳工作的重要性。隨著互聯網等技術的發展,新媒體快速興起、廣泛普及。在微博、微信、短視頻等平臺開設賬號、發布信息,已成為基層人社宣傳工作的重要內容。因此,加強新媒體在基層人社宣傳工作中的應用,意義重大。
充分利用新媒體傳播的優勢。與傳統媒體和線下宣傳相比,新媒體發布的信息能夠更快抵達群眾;同時,社交化傳播、易于搜索、算法推薦等優勢,賦予其更廣泛的傳播可能。從內容形態上看,新媒體傳播可集成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信息載體,不僅能做到好聽、好看、好懂,還便于收藏、轉發、查詢。從效果評估來看,可以通過閱讀、轉發、點贊等數據反饋,針對性改進宣傳工作。此外,在新媒體傳播中,受眾可以直接表達觀點、提出問題。用好這種互動功能,有利于了解社情民意、集中群眾智慧、提高工作質量。新媒體還可以接入線上服務平臺,成為群眾獲取線上人社服務的重要渠道。
正確認識新媒體應用的不足。新媒體在人社宣傳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基層實踐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四少”情況不同程度存在。一是發布少。有時間、有內容時發一點,沒時間、沒內容時就不發,有的賬號甚至一直處于“睡眠”狀態。二是干貨少。有些內容沒有站在群眾需求角度設計發布,缺乏有價值的政策宣傳和信息輸出。三是互動少。把新媒體平臺作為網上宣傳欄,留言不管、私信不回、評論不理,停留在“我說什么你聽什么”的單向傳播狀態。四是服務少。宣傳意識過強而服務意識不足,線上服務功能開發滯后,群眾難以通過新媒體平臺享受線上人社服務。
創新制定新媒體應用的策略。首先,提高政治站位。從筑牢意識形態安全防線的高度、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維度、推動工作高質量落實的角度來思考、謀劃、推動人社宣傳工作。其次,把握傳播規律。樹立互聯網思維,提高媒體素養,提升采編水平,準確把握時、度、效,以群眾為主體、服務為核心、互動為特征推進新媒體運營。再其次,創新方式方法。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確定內容形態、生產方式、發布平臺,加強與其他主流媒體的協作,擴大宣傳覆蓋面、壯大人社好聲音。最后,完善工作機制。清除弱化宣傳工作的
“軟套套”,加入強化宣傳工作的“硬杠杠”,形成一套簡便管用的工作機制,在內容保障、服務供給、工作聯動等方面形成強大合力。
不斷完善新媒體傳播的路徑。一要用足用活新功能。通過新媒體傳播數據分析、私信留言等功能,開展線上知識答題、調查問卷等活動,分析受眾關心什么、期待什么。二要提升內容生產力。牢牢抓住內容生產這個關鍵環節,加強宣傳策劃,創新語態表達,做好新媒體內容運營。三要建立賬號大矩陣。搶占重點新媒體平臺陣地,加強系統上下、行業內外聯動協作,形成各具特色、互為補充、共同發力的新媒體矩陣。四要強化宣傳服務性。大力推進“宣傳+服務”,讓群眾不僅獲得有價值的人社信息,還能便捷享受線上人社服務,把基層人社宣傳的新媒體應用打造成聯系群眾的通道、服務群眾的平臺、展示形象的窗口。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