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薩斜塔在哪個國家?
比薩斜塔坐落在意大利西部古城比薩的教堂廣場上,是比薩主教堂綜合建筑中的鐘塔。亦是建筑群中最著名的建筑。比薩斜塔建于1174年,1350年竣工,全部用大理石砌成。
斜塔歷經多年,塔斜而不倒,被公認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這座堪稱世界建筑史奇跡的斜塔,不僅以它“斜而不倒”聞名天下,還因為1590年,意大利的偉大科學家伽俐略,曾在斜塔的頂層做過自由落體運動的實驗,讓兩個重量相差10倍的鐵球,同時從塔頂落下,結果,兩球同時著地,一舉推翻了束縛人們思想近2000年的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關于重量不同的物體其下落的速度也不相同的“物體下落速度與重量成正比”的理論。
比薩斜塔為什么屹立不倒?
比薩斜塔的重心在地面的投影沒有偏出斜塔地基面,也就是說比薩斜塔雖然斜,但重心仍然在地基上面.
意大利比薩斜塔修建于1173年,由著名建筑師那諾·皮薩諾主持修建。它位于羅馬式大教堂后面右側,是比薩城的標志。開始時,塔高設計為100米左右,但動工五六年后,塔身從三層開始傾斜,直到完工還在持續傾斜,在其關閉之前,塔頂已南傾(即塔頂偏離垂直線)3.5米。1990年,意大利政府將其關閉,開始進行整修。
比薩斜塔開始建造時,塔身端直,但建到第三層因結構原因發生傾斜。為什么會發生傾斜呢?
原因有三:一是塔建造在古河流泥沙沖積的平原上,地質松軟;
二是地基處理太淺,只有3米;
三是此塔全用巨石建造,本身重量太大,地基負荷超重。因此建到三層便中途停工,這一停便是94年,到了第95年才繼續施工,于1350年才建成了此塔。塔建成后塔頂偏離垂直中心就達2.1米,成了斜塔。據測定從1829年至1910年,平均每年傾斜3.8毫米,經過600年的風雨滄桑,塔身傾斜度達到了5.3度,偏離中心達4.4米,岌岌可危,但經過1972年當地的地震,塔體還是傾而不倒,巍然屹立,因此斜塔更加聞名遐爾,吸引了世界各國游人來此觀覽。
比薩斜塔另一個馳名的原因,就是意大利的科學家伽利略1590年在比薩斜塔上做了著名的自由落體實驗。一般人認為同樣兩塊石頭落地,必然是重的先落地,實際則不然,伽利略登上斜塔塔頂,一手拿10磅的鉛球,一手拿1磅的鉛球,結果是以同樣的速度落地,打破了人們對自由落體的偏見有說是當時的建筑師為了表示其才華, 故意建了斜塔, 給傻瓜的後人頭疼,來挽救它.
意大利比薩斜塔修建于1173年,塔高設計為100米左右。動工五六年后,塔從三層開始傾斜,直到完工后,還在繼續傾斜。1990年比薩斜塔瀕臨倒塌的邊緣,內部結構也變得松動。專家們認為,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話, 斜塔可能會在2030~2040年倒塌。意政府被迫將斜塔關閉進行整修。當時塔頂已南傾3.5米,即塔頂偏離垂直線3.5米。
專家們通過對比薩斜塔的全部歷史、斜塔的建筑材料、結構、地質、水源等方面進行充分的研究,并采用各種先進的儀器設備進行測試,認為,建筑塔身的每一塊石磚都是一塊兒石雕佳品,石磚與石磚間的粘合極為巧妙,有效地防止了塔身傾斜引起的斷裂,成為斜塔斜而不倒的一個因素。為了防止斜塔繼續向南傾斜,工程人員在斜塔北側的塔基下放置了600噸重的鉛塊,并使用鋼絲繩從斜塔的腰部向北側拽住,隨后抽走斜塔北側70噸泥土,使塔身向北側偏移一點。
比薩斜塔傾斜不倒的原因主要是塔的重心垂直線依然在塔底支撐面以內,依據力學原理,塔的重心垂直線不超出塔底支撐面塔就不會倒。并且塔身的建筑材料石磚與石磚間的巧妙粘合也為防止塔身傾斜引起的斷裂發揮了作用。
比薩斜塔一直不倒的原因主要是在不斷得維修加固。